第一百二十二章:局势

    第一百二十二章:局势 (第1/3页)

    军事会议结束后不久,在周世显的部署之下,淮河南岸的各部明军随即开始了大举出动,北上收复失地。

    这一次,无论是周世显麾下的新军,还是刘泽清,高杰,黄得功三个军头,都异常卖力,更是勇猛无敌,畏战不前,舍人为己的情况,几乎在明军中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刘泽清很快收复了淮安府全域,高杰也收复了凤阳府西部各州府,还有徐州卫。黄得功则是收复了凤阳府东面的各州府。

    至于周世显麾下的新军,则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了。毕竟,要是再不让他们立些功劳,这一次击退满清大军的战功,就得全被周世显的新军占完了。

    这点政治觉悟,周世显还是有的,这也是他拉拢这些军头的手段。在武力压制之后,政治关系上,周世显也不能太过咄咄逼人,独占一切。

    换言之,这是在“分润”功劳,作战会议看到的部分是北上收复失地的作战部署,看不到的是之后的势力划分。

    所谓政治,就是要把朋友变得多多的,敌人变得少少的。这个时候,还不是周世显眼中揉不得沙子的时候。

    或者说,在某些方面,周世显是绝不容许别人挑战底线的,但是在另外一些方面,许多东西是可以再谈一谈的。这其中的分寸,便是所谓的政治智慧了。

    特别是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怎么样才能既保持内部的规矩,又兼容外部的力量,对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说,就异常重要了。

    不过,清军的行动有些出乎周世显的预料。

    多铎一路北撤,直接退回到了河南的归德,但是在没有北直隶援军的情况下,却直接留下了三千多八旗兵和更多的绿营兵在地方驻守,形成了阻击明军继续北上的第一道防线。

    与此同时,这个时候,山东各州府也已经被清军彻底控制,孔有德和耿仲明则被多铎派回了这个老地方,当初他们就是在山东起兵造反,然后事败投清的。

    不过,那一次,他们是在山东的北面和东面,如今却是在西面和南面,要抵挡住的,则是来自南面淮安府的明军。

    孔有德和耿仲明在那场夜袭中损失不大,但是在淮河南岸的战斗中,却是折损了五六百精锐,不过这还不至于使得他们大伤元气。

    只是,没能拿下江南,仅仅依靠北直隶,山东,河南,陕西,山西五省的财税,虽然有大顺军缴获得财物,但满清朝廷能撑多久,又能给他们拨下多少粮草作为补给,恢复实力,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毕竟,这五省刚刚从天灾人祸中缓过来,又经历了顺清大战,人力物力财力,也是十分有限的,供养不起几十万大军。

    但是,对于多铎的分配,两人也不敢说什么违逆的话,一方面对方是满清的宗室亲王,是满人,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在那晚做的事情,若是追究起来,恐怕就不是那么好处理的了。

    周世显在得知了多铎的部署之后,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