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体系

    军队体系 (第1/3页)

    周世显在筹集军饷,督促军备的同时,最为核心的新兵训练,军官培养,他也没有忘记。

    人,才是战场上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因素,其他的东西都得借助人来完成,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才能驾驭得了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

    而建立标准化的新兵训练体系和军官培养体系,将军队的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便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

    在十七世纪,这个军阵火器横行,骑兵依旧称雄的时代,每一个使用同种武器,属于同一类型的士兵,都必须是可以随时被替换的,如此才能保证军队的最佳战斗力。

    换言之,这个时代,不需要具有个性的士兵,只需要千篇一律,能够机械地执行军令的“机器人”。

    庄立冬,陈禹两人从扬州乘船出发,一路逆流而上,运送第一批集训军官的船只在江阴,镇江,江浦等主要驻兵的府城停靠,期间不断有军官上船,等到船只抵达南京城的时候,船上已经人满为患。

    第一批调回的军官大多数都是在战场上表现优异,立下功勋的,他们已经带领新招募的第一批战兵完成了简单的集训,之后的军阵,武器技艺,实战演练等精细化的训练也已经基本完成。

    这些新兵接下来的训练已经不需要更多老兵和军官支持了,就是简单的不断重复,直到生成肌肉记忆,在战场上不用思考,直接就能表现出来为止。

    庄立冬,陈禹两人刚一下船,就被兵部派来接应的吏员带到了码头附近的一间房子里面,这里集合的人都是新军各部的旗总,百总,里面的多数庄立冬都见过,甚至还聊过几句。

    和不认识,或者说不熟悉的人搭话是庄立冬的拿手好戏,他作为原本纤夫的头头,不善于和人交流,做不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可讨不到饭吃。

    因此,对于陈禹来说或许是锻炼胆识和说话能力的事情,在庄立冬看来,可比吃饭简单多了。毕竟,他们都已经听说了,日后军官都是要学会分析战报的,而且面对别人的质疑,还得有理有据,反驳回去。

    第一批五十三个旗总,十二个百总在南京集合完毕之后,分别被带进了南京城内临时开设的军官学堂之中,庄立冬听完了教官的介绍之后,才知道他们这些凭借着战功升职的军官,要在这里完成各项军官技能的学习,最终通过考核,才能继续担任自己的职位。

    否则,就只能继续当个预备补充军官,军饷待遇也会大大不如正式军官,更不要说指挥士兵作战了。至于下一次再进行这样的考核,恐怕就得是明年的大战之后了。

    庄立冬,陈禹和一众军官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新设立的“南京军官学堂”。

    “他娘的,战场上拼命还不行,还要搞这些有的没的。”庄立冬心里暗暗骂了一句,他并不觉得这个所谓的军官集训有什么用,只是上头要弄,他也没有办法。

    军官学堂的任务不多,主要分为军官的兵法战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