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老臣劝大王暂且不要称帝

    066,老臣劝大王暂且不要称帝 (第2/3页)

一块地,然后为国家种地,租子只收三成。

    这已经是非常的良心,简直良心到家了。

    说白了,就是屯田。

    不管什么时候,粮食都是第一位的。

    只有能让治下的人吃饱饭,才会跟着你干。

    不然的话,跟着你还是饿肚子,干个屁啊。

    就算你是神仙,也跑得一干二净了。

    说不定,半夜的时候趁你睡着了割了你的人头去领赏都是正常。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谁能解决吃饭问题,谁就能当皇帝。

    说实话,江苏的这三个府,常州、镇江、苏州都是鱼米之乡,个顶个的能产米。

    原因很简单,太湖平原便在这个地方。

    按理来说,朱阳应该是不缺米粮的。

    但是有个问题,现在不缺不代表以后不缺。

    其他地方可不像这几个府这么富庶,所以,朱阳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两个东西。

    地瓜和土豆。

    也就是红薯和马铃薯。

    这两个东西现在早就已经传入中国了,但是还没有大规模的普及和种植。

    朱阳直接喊来顾炎武,告诉他试种这两个东西,看如何才能提高产量。

    朱阳又不是什么农业专家,这种事情交给顾炎武,让他去请几个有经验的老农摸索就好了。

    相信用不了太久,就能摸索出适合的种植方法。

    反正不管怎么样,多产粮食就没错。

    因为人口才是朱阳的根基,只要麾下人口足够多,百姓又认可朱阳,那么朱阳便可源源不断的获得气运。

    是的,朱阳发现了,这个气运用完之后并不是不增长了。

    还是会增长的。

    就算是不扩大地盘,他也会缓慢增长。

    朱阳总结出来了规律。

    扩大地盘和人口,这是一锤子的买卖,能够猛然暴增一大截的气运值。

    但是后续的统治才是一个可持续的源泉。

    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气运值。

    所以,开疆拓土固然重要,但是巩固统治同样十分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