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我也是粉丝

    第七十三章 我也是粉丝 (第2/3页)

摇头:“我觉得是必要的。”

    “恩?”董事长一愣:“说说看。”

    “正因为树人有信心,这笔投资大概率会赚钱,所以更要让他投资。”

    “就是要让他赚钱!”

    “只有让树人拿到更高的收益,他才会持续的与我们黑猫合作。”

    “短期来看,我们大概率会给出一笔影片分成。”

    “但从长远来看,我们会获得一位极具竞争力的剧本创造者!”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我认为拥有了树人,等于就拥有了华夏恐怖影视的半壁江山!”

    陈亚楠眼神坚定,信心十足。

    ……

    此时的半壁江山正在图书馆辛苦码字。

    《死神来了》的故事并不算太复杂,但写起来可比《惊魂记》要费劲的多。

    场景多了,人物多了,事件也多了。

    看过这片子的都知道,《死神来了》的一大特色便是其中人物五花八门,脑洞大开的死亡方式。

    单是描写这些场景和死亡细节就够郑忆喝一壶的。

    更何况每一位角色还有自己特定的性格和人物表现,都得写得明明白白。

    剧本的详实程度可比小说高多了。

    其实《死神来了》的故事,最早是著名美剧《X档案》的剧本素材,最后被编剧和导演黄毅瑜改编成了如今的模样。

    顺带一提,这位黄毅瑜还是著名阴间美剧《美国恐怖故事》的导演,老恐怖题材高手了。

    华夏有句古话,“阎王要你三更死,绝不留你到五更”。

    而《死神来了》就是讲述一群违背生死簿的家伙会被如何收割。

    每一集的主角都能未卜先知,以此逃过致命灾难。

    此时阴曹地府的阎王爷一看:“咦,我这生死簿的账怎么对不上了呢?”

    “擦,有人给我整活!”

    “赶紧想点办法弄死他们,省的被上头知道了扣奖金。”

    大概就是这么个内容。

    这是典型的西方和东方价值观的融合,毕竟黄毅瑜是华裔,了解东方玄学文化。

    同时这片子可谓是各种细节拉满,片中的数字,音乐,场景,台词,无不在暗示各角色的命运。

    这也是亚洲文化特色,西方大老粗才干不了这种细腻活呢。

    但这海量的细节也加大的写作的难度。

    幸好穿越自带记忆力BUFF,让他能够清晰的记得所有内容。

    别问为什么带BUFF,问就是某点特色。

    上回《惊魂记》的剧本他只写了一天。

    而这次的《死神来了》他足足写了一个礼拜!

    把陈亚楠和张月都等着急了!

    “楠姐,树人不会难产了吧?”

    “你这么不信任自己的偶像?”

    “倒不是不信任,只是天才也有吃瘪的时候。”张月愁的午饭都多吃了两碗。

    “我觉得树人要不就像你说的难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