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当家主母(二)

    第218章当家主母(二) (第1/3页)

    关于军饷,若军队长期驻扎一方,据她看史书的相关了解,吃饭的问题基本是靠自己解决的吧。

    毕竟一个国家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兵,再加军队多是临时征召的,有战事的时候他们就入伍打仗,而和平时期就在当地参与生产「屯田」。

    所谓的「屯田」,也就是士兵们每年会划出固定的时期来操练,而其他时期都化身为农民伯伯去种田,在吃食上面尽量实现自给自足,给国家减轻压力。

    讲个特别典型的,就比如三国时期姜维在汉中屯田,就是典型的自给自足型军队。

    然而长驯坡营寨的士兵却有些不同。

    一来他们并非是国家征召而来的,这一支军队实则是属于宇文家的私扈军。

    在日常情况下,是由宇文家来养着发军饷,但一旦给国家打仗,或在行军期间的一切费用由由邺王出资发粮养着。

    这次遣兵前来福县驻守边防,是为军务,自当是由邺国来负担。

    二来由于福县这些年连连干旱受灾,想「屯田」也基本上实现不了。

    郑曲尺听完他们讲了一些来龙去脉,也大致了解了情况。

    「邺王想通过军饷来拿捏咱们四象军?」

    宇文晟手下有四象军,分别为玄武(玄甲)、青龙(腾蛇军),白虎、朱雀(赤凤军),而眼下在长驯坡营寨中的队伍以玄甲军为主,剩余大部队则被宇文晟调派在其它地方隐秘驻守。

    可以说,样样不如人的邺国能够屹立至今不倒,其中宇文晟与四象军是占了绝大部分功劳。

    如今宇文晟凶多吉少,邺王在得讯之时,主意便自然而然打到了四象军身上。

    「是。」

    郑曲尺垂眸淡淡道:「那他估计要失望了,不必靠他,我也可以养得起他们。」

    蔚垚、王泽邦与润土愕然看向她。

    「继续。」

    现在的郑曲尺在他们眼中是那样的陌生,他们曾经认识的她,不是这个样子的。

    她身上好像一下沉淀了一些浮躁与矛盾,整个人如锚入水,不再是轻飘飘的力度展示于外,随波逐流。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最先衰老的不是容颜,而是不顾一起的勇气,人最先成熟的不是身体,而是言谈举止间的气质和智慧。

    如今的郑曲尺,她好像是成熟了,也像是孩子骤然之间失去了可以给她庇护的大人,被迫在一夜之间学着长大,学着面对,学着大人一样去处理那些复杂的事情。

    王泽邦这段时间,心力交瘁,他眉头的褶皱又深刻了几分,布满红血丝的眼睛下一片青黑,就像短短几日时间人就老了好几岁了。

    「夫人,宇文家的老族长那边,也派人过来带信,说是听闻咱们将军人不在了,那么关于将军名下的祖宅与将军府上的一切遗产都将由他出面来处置。」

    「宇文家的老族长?」郑曲尺看向王泽邦,润泽清澈的眸子定定道:「他有什么资格来瓜分宇文晟的遗产?」

    王泽邦见夫人不明白,便跟她解释了一下关于「国君」与「族长」的家族治理文化。

    每一个盛世家族下面都有众多的分支和家庭,在这种模式下,族众的尊卑长幼、亲疏远近关系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就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

    在传统的宗法社会里,一族之长是同姓宗族组织的领导者和维护者,负责和掌管宗族内部一切事务,而族长则在家族内部拥有极大的权力。

    甚至对「亵渎尊长、扰乱家礼、蔑视族权」的族人,还可以在族内私设刑堂。

    「可将军府……不是还有一个我吗?」

    王泽邦攥了攥拳头,最后长长一声叹

    道:「夫人,按照宇文家族规,不曾生养、嫁入府中不满一年的遗孀,是不能够……」

    郑曲尺听到这话表情一怔,原来……她嫁他的时间竟如此短,连一年都不满期满啊。

    她抿了下泛白的唇瓣,冷静道:「还有呢?」

    他们忧切地关注着夫人的一举一动,见她好似神色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一桩事情,一时也不知道她心底究竟是何打算。

    「最后就是盛安公主在福县附近失去了踪影,邺王震怒,便将此罪责全数怪在将军头上,责令我等若不在一个月内将人寻到,便要问罪我等一干。」

    郑曲尺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荒唐的问责理由,她不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