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军器监(一)

    第269章军器监(一) (第3/3页)

现身。”

    元星洲视线从他身上滑过,落至殿外:“李刚,还记得你的名字从何而来吗?”

    “奴婢记得,是殿下亲自取的。”

    “这么多年了,你倒是做到了当初承诺的事情,爬到了如今的地位。”

    “多谢殿下的成全,若非邺王身边最信任的大太监总管死了,奴婢只怕还得费些时日才能成为邺王最贴身的人。”

    “李刚,别让邺王死得太早了,本殿还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要问他。”

    “殿下,只是王后那边……”

    “不必忧心她那边,她眼下恐怕也没有心思放在一个被她下了药,命不久矣的人身上了,她如今最想除掉的人是本世子。”

    “殿下,奴婢知道该怎么做了。”

    “退下吧。”

    “是。”

    在李刚步下台阶后,神使鬼差又回头望了一眼,只见一位身穿军甲的青年、一位穿着宫卫袍服的男子还有一位府兵制服的男子一起进入了大殿,然后殿门从内关闭了起来。

    李刚稍微一回忆,便想起了那三个是谁了。

    一个是统领府兵的中尉王飞尘,京中镇守常戌兵的卫尉赵德宇,还有近卫军由御林卫庞闽。

    这三个部门的长官若是寻常根本不可能聚在一起,但这一次一个六国试兵倒是让这几个各司其职的兵种汇在一起了,如今他们进宫觐见殿下,定是为了商议六国试兵的事吧。

    身后跟着的小太监见李总管停驻不走,眉宇凝思,不由得奇怪地问道:“李总管,怎么了?”

    李刚收回思绪,摇了摇头,道:“我只是觉得,这天好似晴了不少……”

    小太监闻言下意识仰起头来:“是吗?可、可是今日是阴雨天啊,不过明日定然会是一个大晴天呢。”

    李刚笑了:“是啊,终会有雨停天晴的时候,走吧。”

    小太监总觉得李总管好像话里有话,可他却一时没有听懂他的意思,只能跟着他身后附和道:“嗯,李总管说得对,总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

    ——

    军器监

    淅沥沥的小雨从阴霾的天空密密斜织落下,打湿了褐红高墙旁栽种的几棵枇杷树,守卫正盯着不远处的水洼发呆,忽然听到有人踩水的“啪哒”声响起,立即警觉地抬起头来,却看到一名撑伞前来的女子。

    雨渐渐下大了,前方灰蒙蒙一片,雨水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连那名女子的身影也朦胧不清起来。

    他们皱了皱眉头,出声喝止:“前方乃军器监所在,闲杂人等不可靠近,速避!”

    这一声正气凛然,意为严厉警告,若是寻常百姓听到,必会慌乱避去,然而对方却似没有听到一样,仍旧径直走来,看起来并不像是误闯的样子。

    见此情景,军器监的守卫倒也没再继续。

    等人走近了之后,守卫们这才看清楚来者是一名梳着妇人发髻的年轻女子,她撑着一柄梅花白底油伞,微微前低,瞧不清楚五官面帽,但观她身上的衣物倒似有些来历,他们犹豫了一下,询问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女子顿步,仰起头来,她看着上方的匾额“军器监”,雨水从伞面滑落如帘坠入她身后,打湿了她的鞋面。

    她如实报名:“郑曲尺。”

    “郑曲尺?”这个名字十分陌生,他们在脑中将朝中官员的姓氏都滤过一遍,却没听过哪家小姐夫人是叫这个名字的。

    但无论她是谁,都不可以随意踏足“军器监”。

    “这位夫人,请速速离去,此地乃军事重地,杂闲人等不可靠近,你若执意不肯离开,那我们只能按规矩行事了。”

    他们以为这样说了,这妇人便会害怕离开,可她却忽然道:“你们手上的枪,是军器监设计的吗?”

    他们一愣。

    她似有些失望又补了一句:“刃与柄的比例不对,刀刃折射的角度一看便知道不够锋利,虽钝却又不够坚硬,枪为木身,强度与韧性不足,根本做不到冲刺与杀伤力并存,不能另择更好的材质来铸枪身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