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鸣沙山的入侵

    第五十三章鸣沙山的入侵 (第2/3页)

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边境问题,最重要的是,和康乐结盟,可以不必再担心被它吞并,一举三得。

    “康乐人怎么办”?在朝会上,忽而木大声斥问钟大吕:“谁能保证康乐人不会在东铎灭亡之后,不会吞并我们?再说,现在的国力也不允许我们和东铎人开战。我们和康乐人打了两年,丁壮损失殆尽,这次疫情,又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国民,让我们用什么去打仗?后勤保障也是个问题,这两年的战争下来,国家积蓄已搬运一空,农民的租赋也是一加再加,还上什么地方去取钱取粮?而东铎人在桑干一战中,全胜而归,俘获钱粮人马无算,这次疫情也基本上没受什么影响,如何与他争胜?我相信康乐人会出兵,但他们是出兵相助,还是想趁人之危,谁也无法预料。一旦我方前线吃紧,康乐人袭击我背后,到时候腹背受敌,鸣沙山将以何敌之”?

    “大司马所言极是,但刀在项上,不死既亡;与虎为邻,逃生无益。如今东铎人有侵略之行,若不反击,彼将得寸进尺,今日谋我秋水,明日谋我方塘,到谋及枯叶镇之时再议反击,岂不为时已晚。大司马以为我方受难颇多,敌以全盛待之,必无胜算。但彼与康乐人相比,强弱如何?康乐人尚不能取我一寸土地,东铎人又能如何?此时并非我欲与人为敌,是他侵略在先,保家卫国,尚何须多言”?

    看着他慷慨激昂的样子,忽而木也是义愤填膺,忍不住大声说道:“不过是边界小事,如何就上升到侵略的程度?且是地方百姓纠纷,无知之人从中辅助而已。我料东铎必然能够约束其民,然后与我修好,我等但当约束边民,静待佳音,若彼不来,遣一介之使责之即可,何必兴师动众,为危险之行?事不三思,必至后悔,兵事一开,难以卒解,家国之事,岂能以意气用事”?

    双方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极其激烈的争论,尽管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却终于没有改变出兵的结果。气得忽而木托病不朝,几次上书要退归林下,颐养天年。朝廷不许,仍然让他以大司马之职家居修养。让武陵王路远航带着礼部少卿韩东君、户部正卿胡松华,发兵五千,开赴前线。

    东铎得到鸣沙山出兵的消息之后,也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但他们讨论的问题比较简单,就是如何出兵,用多少人马,后勤怎么做。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这次担任总指挥的不是侍卫长陆星河,而是三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