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公开注

    第四章 公开注 (第3/3页)

   “老夫平心而论,太宗陈荣,不论文治武功,品行智略,皆完全当得圣明二字。我大周朝虽然明面上说是自高祖而始,但是我想,就连在座各位,心里都很清楚,这周天下,其实就是太宗打下来的,若不然,高祖亲生十三个儿郎,又凭什么,会把皇位传给一个养子?”

    “那确实,不传不行。”一名听客接话,肯定道。

    “且我大周建立之初的局面,民不聊生,百废待兴,仅十余年,便初现繁荣再兴之征象,这些,难道不是太宗治理之功?”

    “是,皆是。那先生以为,太宗凭这一身功业,可入史书圣君之列否?”

    “不能。”老说书果断否定。

    “为何?!”

    “华夏自秦帝以后,所有非一统之君王,都没这个资格。”

    说罢这句,老说书稍作停顿,缓了语气,才继续道:

    “老夫不知道谢公史,圣君列传会如何编纂,但若我来写,我是瞧不上他的。”

    台下沉默。

    这一问,关于周太宗陈荣的评价,该夸也夸了,贬也贬了,两头都评的有理有据,到此无疑可以告结。

    客商们这一次的沉默,不是因为不满意。

    相反,作为升斗小民,他们此刻觉得,这节目简直太过瘾了,只不过这种过瘾和痛快,并不适合用喝彩、打赏来表达。

    他们难得一次可以听到这些东西,更难得可以这样放肆参与其中。

    反正是在这偏远的小土城,说了也传不到上面去,反正那老说书的都丝毫不怕,反正已经有人上来就把太宗皇帝问了……

    “那陆鱼招呢,如何评价?”这一问,声音出得七零八落,竟是好几个人同时开口问的。

    因为对于大周子民而言,既然提了太宗,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陆鱼招。

    两者之间的关系,大概相当于张子房之于汉高祖,但是关联度还要更密切,陆鱼招一生为太宗做的,或也更多。

    陆鱼招,字玄机,大周立国时期谋主(操国之大略者),兵主(主征伐军事者),开国右相,鉴天阁的建立者,兼首任阁主。

    传说中可以和太宗皇帝互相弹脑门的存在。

    “陆鱼招么?”

    老说书低头沉吟,也不知想的什么,隔了有一会儿才抬头,悠悠道:

    “若以天下执棋者论,三百年内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