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曹老板:我就是娱乐圈道德楷模

    365 曹老板:我就是娱乐圈道德楷模 (第1/3页)

    时间来到2013年的7月,相比于6月的热闹,7月份的影视圈有些沉闷。

    新上映的国产电影,最能拿得出手就是刘天王的《盲探》。

    票房有望破2亿,口碑也不错,特别是刘天王的演技,广受好评,为刘天王挽回了不少《富士山居图》的印象分。

    这位烂片无数,却一直保持在电影圈一线梯队,几十年积累的国民度和影响力是一方面,还一方面就是除了烂片,他也拍好片。

    常有人说黄小明和刘天王很像,不仅仅是二人都是高情商,演技水平和作品质量忽高忽低也是一个共同点。

    除此之外,7月的国产电影几乎再无建树。

    倒是有一个《赛尔号》和恐怖片《笔仙》票房有望大几千万,考虑到成本,肯定是赚了。

    只是这个层次的盈利,又没有《孤岛惊魂》那样有当红明星当噱头,自然不会被媒体和大众放在心上。

    国产电影的落寞,也导致《小时代》的势头更加“猖狂”。

    哪怕很多人把锅扣到它头上,认为其寒了国产观众的心,导致票房不景气,但这并不影响《小时代》的“成功”。

    7月上旬,《小时代》票房破5亿几乎是板上钉钉。

    郭小四也将成为继姜闻、冯小钢、星爷、老谋子、乌尔善、某赵、魏阳等人之后,新的【5亿大导演】………

    哪怕某些业内人士将其视为华语电影最大的耻辱,但并不影响,郭小四确实成为了业内“知名商业导演”。

    进而还产生了一个影响,那就是魏阳、徐征、郭小四,以及上半年《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拿下7亿票房的某赵,都是跨圈导演。

    魏阳还好,本来就是编剧+演员+制片人,某种程度上并不算是跨界,只不过是第一次当导演。

    而徐征、某赵确确实实是演员跨界,郭小四更不用说了,作家跨界。

    而他们的跨界都成功了,仅票房论,甚至比一些名导还要高。

    用小黑胖子的话说,弄死你的未必是同行,说不定就是跨界………

    这就传递给业内乃至大众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导演这活没什么难的,谁都可以。

    不谈已经立项拍摄,宣布跨界的演员邓朝,知名作家韩寒,也是号称80后三大才子的最后一位,似乎受到了魏、郭二人的刺激,有风传他也准备拍电影。

    甚至据说吴景、苏有鹏,乃至是《快乐大本营》的何老师,都有意来导演圈闯荡闯荡。

    这些人有的是自己想当导演,有的就是纯粹被资本撺掇的。

    很多资本受到了郭小四的鼓舞,他们不在乎明星有没有能力,也无所谓电影好坏,就是想拿这个当一个噱头,赚一笔快钱。

    所以很多艺人都收到了诱惑,比如刘施施………

    “请你当导演?”

    星城酒店,魏阳刚见到丽市赶过来的刘施施,就被后者的话给镇住了。

    “嗯,京城的一家公司,剧本都给我看了,青春类的。”

    刘施施没把这事当回事,全作谈资:“片酬+导演费2500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