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还好手脚快

    第二十六章 还好手脚快 (第2/3页)

要庞大的气海提供元气支撑,越到后面的境界元气需求就越大。

    至于修炼哪种心法,如何选择?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没经脉就没气海,没气海就没元气,没有元气所学功法就无法顺利运用,这看起来像个死循环。

    那么有没有一种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方法呢?有,但很少。那就是一种能使经脉和气海修炼速度同时提升的武学心法,虽然与文人单修经脉的心法修炼速度无法相比,但对于武学心法来说,已是非常难得。可惜的是,这种心法太少了。能够创出这种心法的人,无不是阅尽苍生、感悟天地、物我两忘的出世高人。这种人多吗?不多。所以这种心法多吗?自然也不多。

    这里要说一下。这天下不多的上乘武学内功心法秘籍,邵曦现在手里就有一本。《太常心经》被称作当世不二的内功心法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当年作为五龙山太常教掌教的五陵真人徐长生,便是这世上难得一见的奇人。他倾尽毕生所学、所感、所悟创出此心经,意在让教中之人修心养性,远离尘世烦扰。自从《太常心经》问世,五龙山太常教便在江湖武林中名声大噪,天下武人趋之若鹜,无不神往。

    而此刻,邵曦正拿着这本天下第一心法秘籍,考虑着要不要从上面撕几页去上大号,最终因为嫌弃纸质太硬而选择放弃。

    其次是功法。功法修炼的是意,意是武功的基本形态。当内功心法的修炼将武功提升至一定境界时,随之提升的便是意境。意是气的具象化表现,气只有通过意的外放才能展现出武功当中气所具有的形态。

    不同的武功有不同的功法,不同的功法又都有不同的意。例如剑有剑意,刀有刀意……,那么具象化的表现便是释放出来的剑气和刀罡的形态。武功境界低时,可能只是一道气弧,而当武功达到了较高境界时,就会有更具体的形态呈现出来。当年千羽门掌门人袁幽所施展的“千山飞羽”,便是高境界武功所展示的高意境的功法。

    同一类武功也有着不同的功法,所展示的意境也不尽相同。比如,同样是剑法,因功法不同所展示的意境就会不相同。

    在同一境界内,不同的功法在武功品阶提升时对气海的要求也不相同。有的功法要求低,所以提升品阶快,有的要求高一些,所以提升品阶较慢,但重点是仅限于在同一境界内。当面临境界的提升时,不管哪种功法,对气海总量的要求基本是相同的。所以有些武功看起来品阶提升的很快,但实际在提升境界时并不具备优势,优势仅存于同境界内的对比。

    但总会事有例外。天下有那么一门独特的功法却能将境界的提升整整提前一品,那便是蜀中唐门的暗器功法。其实严格说起来,唐门这种功法到后期是很吃亏的。因为在前期境界提升的比别人快,但实际在后面提升品阶时对气海的要求却比别人要高出很多。

    比如说,别人要将品阶提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