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巨贪的目的

    第二百零三章 巨贪的目的 (第2/3页)

行只能堪堪为继。这种事不仅仅是发生在我们制纱、贩纱这一行业,余江郡的很多行业都是被这样沉重的税收所压制。”

    听到这里,邵曦禁不住皱起了眉头说道:“朝廷的确有征收纱税这一项,不过据我所知所征之税并不是很高啊!这余江郡的赵家增收如此多的纱税却未向朝廷上报,岂不都是中饱私囊,据为己有了?看起来,此事的确是要好好的查上一查。”

    说完,邵曦朝着老吴招了招手,老吴急忙放下手中的酒壶,颠颠儿地跑了过来。

    “老吴,当年我爹虽然是在礼部任职,但你们同时也在‘敬承司’任职,应该对户部有所了解。据你所知,朝廷每年从江南之地,尤其是余江郡征收的纱税大概有多少?”

    老吴低头思忖了片刻,并不是很确定地开口说道:“老头儿我所知道的都是二十多年前的账目,那个时候整个江南每年征收上来的税银大约占了景元帝国的六成,也就是差不多一千两百多万两,仅余州一地就占了近八百多万两,其中纱税占了超过一成,在一百万两左右,余江郡又是盛产云纱之地,仅此一地每年上缴纱税五十多万两。不过这只是二十年前,现在怎样老头儿我就不太清楚了。”

    “仅是纱税一项余江郡每年便能交上五十万两?我的个乖乖!”

    邵曦此时想到了自己存在泰和商行内的那六千多金,若是折合成银钱也不过才六万多两,就这他都觉得自己是个很有钱的人,现在看来个人的财富与一个庞大帝国的财政相比简直连根毛都算不上。

    老吴看着邵曦那一脸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心中一阵的无语。

    “你以为景元帝国像你开的那个书局一样大?挣了几个小钱就觉得自己是个富豪了。整个景元王朝每年的税收要超过两千多万两,可是开销同样也是大的惊人,治理河道,兴修水利,发展农耕,招兵买马,屯田养军,赈济灾民等等等等,哪里不需要用钱?这一年下来国库之内也剩不下多少了,尤其是还要拿出一笔钱来养活像你这种吃白饭的官员,又是好大的一笔负担,圣上手里的钱也要算着用的。”

    邵曦一听就老大不乐意了,立马回怼道:“说谁吃白饭呢?我的钱是凭我自己本事赚来的,圣上将钱交给我也是想让我帮他多赚点钱,我可没花过圣上的钱,我花的都是自己的钱。”

    “好好好,你本事,你最牛,你最棒,可是除了你以外呢?朝中这些官员真正能替圣上分忧的又有几人?大多的还不都是尸位素餐?”

    “那倒是,每年光官员的俸禄就是一大笔开销。”

    邵曦转头又朝纱女问道:“你们现在纱税是怎么收?”

    “我记得小的时候纱坊中每向布行售出一匹云纱,官府要征收两百五十文钱,而布行转手倒卖每匹云纱要向官府缴纳一两银。可自从这赵氏一族在余江郡做了官以后,纱坊的纱税从每匹涨到了半两,而布行则是每匹涨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