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师兄把我带歪了!(第一更,求订阅)

    第164章 师兄把我带歪了!(第一更,求订阅) (第2/3页)

的凡人即使不修道法,也在身体素质和其他方面远远超过他前世记忆中的凡人。

    寻常凡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一个普通成年人的力气、耐力、速度等等素质,全都超过他记忆中经受过专业训练的顶级运动员。

    日常煮饭时用的数百斤重的大鼎,一个寻常妇人也能轻轻松松举过头顶。

    几個青壮扛着几千斤重的木头仍能健步如飞。

    数万斤的大石头,二三十个人就能抬到一边。

    不过……

    据余元千余年所见。

    这个世界技术落后,生产方式落后。

    基本是粗种薄收,看天吃饭。

    最重要的是,文明发展极为缓慢!

    这一千多年中,余元没有看到任何变化!

    拿种庄稼来举例。

    这个世界就连淤泥肥田都不知道,就更别提沤粪肥田了。

    至于水利灌溉、选种育苗什么的同样也是没有。

    种庄稼基本上就是开垦、播种、收割这三个过程,最多也就再加一个除草。

    这种情况下,想要有多大的收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即便这些百姓靠着供奉神灵,换来了风调雨顺,可是一年到头依旧收不到多少粮食。

    临涣关周边土地乃肥沃平原。

    当地气候也适宜五谷生长,可是上奏朝歌的奏报上却明确写着:“十亩之田,率岁之收,不过四十石。”

    一亩地就是一年四石粮。

    余元估算过,大商的一石约等于他记忆中的24斤,也就是说一亩地年收入96斤粮食。

    连这片最肥沃的土地,在风调雨顺的基础上才长出这么点粮食,可以想见其他贫瘠之地的收成得低成什么样。

    余元传给闻仲的那部“百科大全”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关乎农业、水利、养殖、建造、数学、医疗卫生等等方面的常识。

    这些他眼里的常识在这个世界却是闻所未闻。

    闻仲初时还不以为意,可再多看两眼之后,便忍不住惊叹连连。

    “这水车明渠若能建成,岂不是无论下不下雨,都能引水入田了?”

    之前闻仲心里最大的顾忌,便是斩了水神之后,便无人再保这一方风调雨顺了。

    但现在看到余元给的这些“秘籍”后,他忽然感觉,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嘛?

    临涣关背靠淮水,只需修建水车明渠。

    无论旱涝,都能及时引水、排水!

    还要什么水神?!

    这般想着,他迫不及待就要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岸上的一众人族百姓。

    “瞧你那着急忙慌的样。”

    余元摇了摇头,没好气地道:“修建水车明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投入不小的人力、物力……这事急不来的,还是先弄个水神出来再说。”

    “嗯?”

    闻仲面露疑色,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

    “随我来。”

    余元微微一晃,便已到了那一座水神庙中。

    这一座庙宇被修建的高大巍峨,富丽堂皇。

    因为淮水水神被斩,此刻水神庙内祝巫全都不见了踪影,正堂之内只剩下神位上还端坐着那一座泥塑金漆彩绘神像。

    余元伸手一招,那神像便破碎开来,从中流淌出一锭锭黄澄澄的元宝,看质地好似黄铜一般,但却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火气味。

    “这是……”

    跟着来到庙内的闻仲看着那淌了一地的铜元宝,面上满是惊诧之色。

    他非是凡人,自然能够察觉到这些铜元宝非同一般。

    “此乃香铜。”

    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