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花开四海,乾清遇火

    第五百三十七章 花开四海,乾清遇火 (第2/3页)

下来必定变得越来越强大。

    大明现在的方针很明确,既加强世界海域的掌握,亦将优秀的人才派驻海外,从而培养出更有远见的国家栋梁之材。

    正是在朱祐樘的布局下,国内的基建是如火如荼,像蒸汽船的科研项目持续投入,但人才的培养同样没有落后。

    四个月后,白古明城外。

    “到了!”

    “咱们终于到了!”

    ……

    风尘仆仆的唐寅带着老奴来到了明缅公路的尽头,远远看到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墙,不由得欣喜地大声道。

    通常而言,前往东海总督府、美洲总督府和南洋总督府的官员都会走海路前去任职,而前往印度洋总督府则走陆路。

    唐寅从北京出发,经过山西、陕西进入巴蜀,而后经云南进入缅甸,沿着明缅公路便可直达位于白古港口的白古明城。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唐寅这一路走下来,不仅看到了祖国的大好山河,而且亦是见识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更是看到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大明帝国。

    自从明缅公路修建完成,这条路便成为大明商人的淘金之路。

    大量的商人携带着陶瓷、纺织品和茶叶等商品前往缅甸,亦能够时常看到大明商人携带着印度粮食和美女满载而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原来您便是新科状元郎,请快快进城!”守城的总旗亲自查看唐寅的官帖,当即讨好地放行。

    随行的商旅看到仅带一老奴的唐寅竟然便是今年的状元郎唐寅,亦是纷纷露出了震惊之色。

    唐寅感受到周围羡慕和震惊的目光,倒不是他不想摆着仪仗队风风光光入城,但从北京带一个老仆赴任都已经花费不少,若是带着一批家仆自己恐怕得破产。

    不过现在他更喜欢这种务实的就职方式,做出实事才是衡量一个官员好坏的标准,当即朝着印度洋总督府行台而去。

    时间已经来到十月份,太平洋正遭受北风的肆虐。

    一支舰队沿着北美洲的东海岸线顺风行驶,经过近半年的航行,如今他们离美洲大明城是越来越近了。

    明远宝船成为大明航海最大的王牌,而今正载着大量的官员、商人和工匠横渡太平洋,而目标正是屹立在这片新大陆的大明城。

    “美洲,我来了,愿老天保佑我能带回一船皮草!”一副员外装束的武三郎看着眼前全新的大陆,亦是高举双手大声道。

    他原本出身市井,但奈何他那个卖烧饼的哥哥跑到海上经商,先是从日本九州岛贩卖海货淘得第一桶金,而后瞄准了北海道的鲸油。

    仅仅是几年功夫,自己哥哥武大郎便已经是鲸油大王,而自己亦是有幸成为了鲸油大王的弟弟。

    他在哥哥的支助下,亦是重拾学业,进入学堂读书,但奈何自己压根不是考科举的料子。

    后来他转学到国子监的工商学院,但得知美洲的淘金机会后,他便从工商学院退学,向大哥借了钱前来这个陌生的地方淘金。

    “国内现在的皮衣价格是三十两银元,而且还是大家抢着要!别说一船皮草了,哪怕一万件,你丫的都赚翻,别做白日梦了!”一个老船工当即取笑道。

    武三郎翻了一个白眼,显得自信满满地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只要这条路能走通,我要搞到十万件、百万件!”

    虽然大明棉布价格低,但跟天然的皮草相比,两者的御寒性压根不在一个级别。即便是放在后世,论御寒的质量还是皮草更佳。

    正是如此,棉布注定对皮草构不成威胁。

    现在北美大陆生活大量的野生动物,在那里获得优质皮草的成本极低,特别那里的部落压根不懂皮草的价值。

    反观大明百姓的生活质量上升,对皮草的需求年年增长。

    只要他能够从北美洲这里得到皮草,然后将这些皮草带回国内,那么将能够赚到几十倍乃至百倍的利润。

    武三郎明显不是仅仅满足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