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回正轨

    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回正轨 (第1/3页)

    顾云霁闻言有些意外:“这么快就要回京?按理说即便是要升官,也会等到年底考评完毕后再离任吧?”

    按大夏朝制度,地方官三年为一个任期,最多连任三届,期间每一年进行一次政绩考评,每三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综合考评结果优秀可升职, 普通则留任或平调,有重大过错才会降职。

    陆显知这是第二个任期中的第一年,上一次综合考评他得了中上,一般来说他只有在下一次综合考评中,再得一回中上才能升官。

    虽然下一次综合考评还要再等两年,但陆显知在安置流民的过程中表现优异, 给江南各州府树立了一个可供学习的好榜样, 也算立下了重大功绩, 提前升官也属正常。

    顾云霁知道陆显知的能力,对他能够升官并不奇怪。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即便是提前升官,也要在年底考评结束后再离任,而不是下个月就要回京。

    潘时良答道:“本来是该如此的。结果恰好朝中原太常寺少卿丁忧回乡,职位空缺出来了,便索性直接调他回京,下个月就走马上任。”

    太常寺少卿虽然和知府一样,同为正四品,但京官向来高于地方官,而且太常寺主管祝祭之事,也算得上是清贵之职,于陆显知而言的确是个好去处。

    说着,潘时良又补充道:“陆大人爱民如子, 此番他即将离任回京, 杭州官民十分不舍,还给送了万民伞去。据说他收到之时感动得痛哭流涕, 泪水把官服都给打湿了。”

    顾云霁想象了一下那画面, 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百姓若是感念地方官的德政, 就会对其赠送万民伞以示颂扬。但有时候不一定完全是民众自愿,也有可能是地方乡绅为了逢迎讨好而去赠送,陆显知这样的情况明显就是属于后者。

    一方感恩戴德地送伞,一方痛哭流涕地收伞,明明大家都对此心知肚明,却还要认认真真演完这场戏。

    不过陆显知居然能够哭得把衣裳都给打湿了,如此情真意切,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演技真好,活该人家升官。

    潘时良此行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宣读圣旨,给鹿溪书院把皇帝钦赐的牌匾送来,如今事情办完,他也就没有多留,和徐承裕几人随意闲聊几句之后便离开了。

    望着潘时良远去的背影,苏旗回过神来,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