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腔热血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腔热血 (第1/3页)

    和陈循洲进行了一番心照不宣的试探和博弈后,顾云霁为自己和张翠英成功争取到了最大利益。就在陈循洲的二百两银子送入张家的第二天,顾云霁正式对薛浏进行公开判决,判其抄没家产,于十日后在菜市口斩首示众。

    知府官宅里,得知薛浏一案的最后处理结果,严正谦挑了挑眉毛:“新官上任才一个月,就直接斩了一个七品县令,这个顾云霁还挺有本事的。”

    师爷庞福道:“知县官虽小,好歹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还是宜宾这样的大县,顾云霁要斩他,居然都不向布政司和按察司汇报一下,也不怕上官斥他专擅?”

    本朝太祖开国之时,改前朝的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将全国划分为十多个承宣布政使司,在地方上大体形成了“省府州县”四级制,叙州府正是隶属于四川布政司。

    而在省一级的行政管理上,又分为三个部门,分别是掌管民政的承宣布政使司,掌管刑名的提刑按察使司,以及掌管军事的都指挥使司,三个部门权力分立,互相牵制。

    顾云霁平日里面对知府和同知时虽自称“下官”,但那只是出于官级差别的礼貌称呼,实际上他们同属于府一级的行政长官,并没有本质上的从属关系。严格来说,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们才是他正儿八经的上官。

    布政司掌民政,按察司掌刑狱监察,顾云霁作为一府通判,纵然有自主决断的权利,可涉及到七品知县的性命判决,如果向上官汇报一下会更加稳妥。

    听到庞福的话,严正谦不以为然地道:“若是换了旁人,或许汇报一下更好,但对顾云霁来说根本用不着。按察使在四川刑名方面是最大的长官,可再大也大不到中央去,中央最大的刑名长官是谁?是刑部尚书!”

    “而朝廷现任的刑部尚书名叫顾远晖,和顾云霁是本家,更是他的亲堂叔。有这样硬的关系在,别说是斩一个县令,只要证据确凿,便是斩一个知府,按察使都不敢说他什么,怕是还得竖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