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开始推广

    第三百四十七章 开始推广 (第1/3页)

    和奢西商量好解决散居彝人作乱的事情,又给了她辣椒和洋芋,顾云霁此行的目的也就全部达到。在永宁宣抚司停留两日,感受了下彝人聚居地的风土人情后,他便辞别奢西,回到了叙州府。

    回到府衙之后,顾云霁还没清闲两天,马上就又开始忙得脚不沾地——土豆良种运回来了。

    原产自亚墨利加的良种,先是跟着佛郎机人远渡重洋,后又跟着范黎的商队从沿海运往内地,前前后后在水上颠簸数月,总算是成功到达了叙州府。

    因为在路上的耗时过长,纵然运输时曾特意注重保鲜,可运到叙州府时,还是有大半都发了芽,甚至有少部分濒临腐坏,幸好当初没有将所有土豆装在一起,这才避免了更严重的损失。

    原本是五万斤良种,如今能用的差不多只有四万六千斤左右,这个损耗尚在顾云霁接受范围之内。然而要想这四万六千斤土豆得到充分的利用,就得立刻制定计划,迅速开始分发种植。

    叙州府有三十余万人口,既然要在整个州府的范围内进行推广,给每一家农户都分发土豆当然不现实。无论是从实施难易程度还是土豆数量方面考虑,交由最基层的吏目——里长首先进行种植,然后将收获得来的二代种子再散发给村民,从而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以防万一,顾云霁预留了两千斤良种在府衙,准备自己种植。其余的良种都发往各县,令其根据各村人口数量,给每个里长发一百斤到一百五十斤的种子,并教授种植方法和要领,让他们带回家种植。

    时间紧任务重,土豆又容易腐坏,存放不了太久。于是一时间,推广宣传洋芋种植,就成了整个叙州官府上上下下最要紧的事情。从统筹规划的通判顾云霁,到跑腿办事的底层衙役,全都忙得团团转,简直分身乏术。

    严正谦和陈循洲当初不同意拿钱买良种,没想到顾云霁最后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眼下种子回来了,府衙的钱也一分没花,里里外外都是顾云霁在忙活,心都没让他们操,二人自然没脸再去计较他耗费的人力物力,既不主动去管,也不插手干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