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人求见

    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人求见 (第1/3页)

    清查通倭商人在绍兴府初见成效之际,浙江其余各州府的衙门也学着顾云霁的举措,开始在辖区内对贩卖货物给倭寇的商人进行一定的处置和罚款。

    民众观念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或许这些商人短时间内还是不能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他们至少见到了官府坚决的态度,不敢再以身犯法试探官府的底线。

    于是一时间,原本和倭寇做交易的商人纷纷断了联系,有的人甚至连海贸生意都暂停了,唯恐跟高世殊等人沾上一星半点的关系,惹来官府的怀疑。

    对高世殊来说,和这些商人的贸易是他们最稳定也是最主要的粮草来源,朝廷如今来了这一出,就相当于直接切断了他们的补给,若是再不做出行动,他们只能逐渐被困死在海上。

    高世殊原本还想着退回大本营,慢慢积蓄力量,和朝廷做长期的抗争。眼下局面却发展到了这一步,他不得不采取激进的办法,开始大肆劫掠过往商船,甚至闯入朝廷水师活跃的海域进行打劫,以获取必要的粮草物资。

    顾云霁等人对此毫不意外,高世殊如今正如笼中困兽,看似攻势猛烈,实际上只是最后的挣扎。用不了多久他便会自我消耗殆尽,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朝廷随意宰割。

    然而就在高世殊一派的倭寇势力越来越衰微,越来越穷困的时候,他们却突然收拢攻势,退守大本营鸣沙岛,任朝廷水师百般挑衅也不出战,跟只乌龟似的彻底缩回了海上。

    苏旗对此难以理解:“真是奇了怪了,半个月前高世殊他们还跟疯狗一样,见人就咬,见船就抢,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二,一看就走到了穷途末路,如今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老实安分?”

    “难不成是知道打不过朝廷,索性不做垂死挣扎,干脆缩回老家等死?”

    “不太像。”顾云霁摇摇头,“高世殊和陶炼不一样,如你所说,他就是条疯狗,就算真到了山穷水尽的一天,也绝不会乖乖等死,反而会召集最后的力量对朝廷进行反扑。”

    “一个人的行事风格和性情,不可能在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