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扩大规模

    第一百六十章 扩大规模 (第2/3页)

别的收入。

    最多也就是养些家畜,可特殊年代还没过去几年,城里人想要干点儿什么都战战兢兢的,消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就更别提了。

    多养几只鸡,依然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割了尾巴。

    “行,后天陪你走一趟。”

    吃过饭,两人各自乘车回家。

    好几个月没回来了,走进胡同的时候,顾北居然还有种近乡情怯的荒唐感。

    “小北。”

    顾北连忙回头,看到李素芬正骑着自行车朝他过来。

    “妈!”

    这会儿刚两点多。

    “妈,今个店里没开门?”

    到了近前,李素芬从车上下来。

    “哪能不开门,开一天是一天的钱,不开门,那不是亏了嘛!”

    馄饨铺子刚开的时候,李素芬还有点儿摸不清门道,等日子长了,现在比谁都积极。

    “你爸昨个跟老三喝酒喝多了,早上就没起来,我不放心回来看看。”

    母子俩说着,一起进了胡同。

    “这次回来,能在家多待些日子吧?”

    顾北闻言,他知道李素芬要问的是,能不能在家过年。

    别看她整天唠叨着让顾北努力工作,可到了过年的时候,还是希望能一家团圆的。

    “应该……能吧!”

    能在京城待多长时间,关键还是要看领导什么时候能消气。

    “妈,店里生意还行吗?”

    之前打电话的时候,顾北也会问,每次李素芬都说好。

    “好着呢,就是咱家旁边又开了一家店,外地来的两口子,早上卖油条、炸糕,中午晚上卖臊子面。”

    呵呵!

    这就开始有竞争了。

    “大院里的邻居……没再说什么吧?”

    当初开店的时候,李素芬请了大院里的两个邻居帮忙,每个月开一份工资,一开始还没什么,特别是有一次孙家婶子说漏了嘴,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顾家可就热闹了。

    每天都有院里的邻居,还有住在一条胡同里的人家上门,不是哭穷,就是攀关系,都想去馄饨铺子赚一份工资。

    李素芬也是不胜其烦。

    说起来现在生意越来越好,多雇两个帮工也没什么,可关键是用谁不用谁啊?

    用了赵家的,李家不乐意,用了孙家的,钱家又不高兴。

    明明是想要帮着日子过得不好的邻居,闹不好最后还得落了埋怨。

    要是把人都请来,店里又用不了那么多人。

    关键是,雇工超过一定数量,可是有说法的。

    “张家来闹了一次,让我给堵回去了,往后就没人上门了。”

    张家?

    “他们家老大不是去南方做买卖发财了吗?”

    “屁!”

    李素芬说着,还满脸的嫌弃。

    “做啥买卖,那是给脸上贴金呢,他们家老大说是去南方,其实人一直在天津,跟着一帮混混做小偷,事发给逮进去了。”

    嚯……

    还能有这事?

    说起来,顾北去潍坊之前,还曾在大院见过张家老大,当时张家老大还给他散烟,说起话来,俩鼻孔直接占据了眼睛的位置,听着山呼海啸的。

    虽说知道张家老大在吹牛掰,可也没想到这厮居然真牛掰。

    现在是什么时候,83年。

    国家整顿社会治安的第一场大风暴刮得正凶呢,他这属于顶风作案。

    “妈,判了吗?”

    顾北也忍不住八卦。

    “判了,十年。”

    说到这里,李素芬的表情也带着点儿不忍心。

    张家老大比顾北大几岁,也是李素芬看着长大的,就是从小被父母给娇惯坏了,自打回城以后,一直不着调。

    最后还是前院王家奶奶托人在街道给找了个扫大街的差事。

    记得当时,张家婶子还跑到顾家哭诉,话里话外的想要让顾孝武帮着在食品厂找份工作呢。

    顾北闻言也被吓了一跳,不过话说抢一顶帽子都能判死缓,小偷小摸的估计也差不多。

    判十年已经算是轻的了。

    说着话,母子俩进了院,顾北上前帮着李素芬抬自行车。

    穿过垂花门的时候,顾北瞧见张家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