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辟蹊径

    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辟蹊径 (第2/3页)

冯裤子被惊醒,睡眼朦胧的看向了顾北。

    “完事了?”

    顾北应了一声,开门上车。

    “交给你个事。”

    冯裤子用力在脸上搓了两把,感觉精神了不少。

    “您吩咐!”

    “待会儿到剧组,你跟张丽一起去办音乐版权的事。”

    冯裤子一愣,这件事他之前就听说过,当时还满心以为顾北会交给他去办,结果顾北交代给了张丽。

    “之前不是说要等到年后,咱们这部戏播出之后吗?”

    顾北发动汽车:“刚才领导改主意了,准备这几天先试播三集。”

    试播?

    “这就定下来了?”

    “阮主任和洪副台长一块儿定的,还能有假,试集一播出,音乐版权的事,就能运作起来了。”

    这件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容易的是,好作品根本就不愁卖,难的是,想要借此赚钱也不容易。

    现在国内在音像制品领域的版权意识太淡薄,基本上出了新作品,只要是这个行业里的人,全都奉行“拿来主义”。

    根本不会考虑原创的利益。

    因此只能找那种大的出版社合作。

    可一次性卖断版权的话,获利太少,想要拿分成的话,基本上没戏。

    我碗里的粮食,凭什么给你吃啊?

    买粮食的钱可以给,但是,做成了熟饭之后,任何人都甭想在分上一口。

    现状就是这么一个操蛋德行。

    所以,从一开始顾北就没想过,他能从中获利。

    他是央视的职工,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是归央视所有。

    看看,央视也是一样的“不讲理”。

    “行,这个事我去找叶静试试。”

    顾北知道冯裤子说的叶静是谁,上次在簋街的时候,遇到王硕一行人,叶静也在其中。

    后来人们提到京圈,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王硕,还有大小王等人。

    可真正的京圈大佬,根本就不是他们。

    能撑得起大佬的只有叶大英、叶静,再有就是郑小龙。

    王硕的名气大,是因为大家伙都愿意捧他。

    至于大小王兄弟,在这个圈子里根本不够看。

    冯裤子也是红了之后,才被正式接纳的。

    叶静的背景深,路子广。

    看过冯裤子贺岁电影开山之作《甲方乙方》的观众,应该都对电影里,英大演的军迷乘坐吉普车,路遇坦克训练的那一段印象深刻。

    能拍下这一幕,就是叶静的功劳。

    不然的话,人家坦克部队训练,电影摄制组哪能轻易靠近。

    由此便不能看出,叶静能量之大。

    还有就是,叶静后来亲自下场拍过一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的人物大多都能在京圈里找到原型。

    比如童磊演的那个挨耍的货,原型就是冯裤子。

    其中极尽讽刺之能,可冯裤子连个屁都不敢放,电视剧宣传的时候,甚至还帮着站台呢。

    “怎么运作是你的事,只要能把剧组后续需要的钱赚出来就行。”

    顾北可没指望着能一下赚上几百万。

    那是扯淡!

    按照他的预期,能有几十万,够他把《知否》拍完就行了。

    这也算是另辟蹊径。

    毕竟往后再想找台里伸手,怕是很难了。

    前前后后,已经往《知否》这部戏里砸了500万,顾北虽然长期在剧组,很少回台里,可也知道,因为钱的事,单位不少同事都在眼红呢。

    “保证完整任务!”

    冯裤子信誓旦旦的说道,表情格外严肃。

    回到剧组,这边已经开始了工作,顾北先去找了任大会。

    把钱的事跟对方说了。

    “200万?真的假的啊!”

    任大会听过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不是他编排单位领导,而是之前跟过那么多剧组,每次只有台里在放款的时候缺斤短两的,哪有多给的道理。

    “要不然怎么说,咱们还是得努力让中心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呢!”

    任大会没明白顾北的意思:“什么意思?”

    “钱是阮主任批的,估计把压箱底的钱都掏出来了,真要是台里负责的话,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