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敬在座的每一位

    第七百二十七章 敬在座的每一位 (第2/3页)

章,下一次再相聚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杀青宴是早就准备了的,只不过原以为剧组剩下的人不多,就没准备大办,现在看起来要重新组织一下了。

    “东方,你和任主任一起先回酒店,告诉那边的人,把宴会厅给咱们留着,所有的酒菜都要最好的,今个咱们就效仿梁山,也来一次聚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醉方休。”

    众人闻言,顿时一阵阵的叫好。

    收拾东西回酒店!

    所有人齐动手,先把设备装箱搬上车,随后又把周围的护栏都给拆掉,等确定收拾干净了,这才登车返回。

    酒店这边,任大会和东方文英也都准备好了,等到众人走进宴会厅的时候,酒菜已经上桌。

    “都别客气了,坐,都坐,今天没有领导,也不用想着明天的工作,所有人就是一个要求,吃好喝好。”

    顾北招呼着众人落座,等杯中倒满了酒,所有人便嚷嚷着,非要让顾北说两句。

    没办法,大家伙这么热情,顾北也只能勉为其难的站了起来,看着面前的众人,一时间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两年半的时间,朝夕相处,今天过后就要分别了。

    回想起《水浒传》从筹备之初的种种经历,顾北也觉得心中一阵酸涩。

    刚刚立项,关于怎么拍《水浒传》就充满了争议。

    首先是选取哪一版,拍到什么地方截止,关于这个就争论不休。

    当时有人建议拍70回版,以梁山好汉聚义结束,主题慷慨激昂,而100回和120回则有招安的内容,是农民起义的悲歌,结局窝囊。

    最后还是顾北跟台里的领导拍着桌子争取,最后决定以120回为蓝本,虽然是悲剧结尾,但却展现出了一个时代的恢弘历史画卷。

    定下来大方向,接着就是剧本改编,编剧是一剧之本,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时行业内还流传着一句话:改编名著等于挖祖坟。

    有这么一柄达摩克斯之剑悬挂在头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再加上前面的三部名著,虽然改编的都很成功,但是依然有反对的声音。

    最终通过竞选,顾北选择了来自西北的编剧王争光和冉萍。

    这二人都不是平平无奇之辈,王争光担任编剧的电影有《五魁》和《双旗镇刀客》,都是在国际上有口皆碑的作品。

    冉萍则担任过刘筱庆版《武则天》的编剧,同样在业内名声显赫。

    为了确保他们心无旁骛地创作,顾北将二人软禁到北戴河,隔绝了他们与外界的交流。

    因为压力太大,王争光只能靠安眠药入睡,这也导致他对安眠药产生了依赖。

    两个编剧,自然需要分工。

    王争光偏爱英雄好汉,就把女人和坏人留给了冉萍,这样的分工有点儿鸡贼,但好在并没有让二人产生矛盾和嫌隙。

    闭关修炼了整整半年,两人拿出来的稿子,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其他幕后工作人员也为这部戏付出了很多,两年的时间,所有人都将全部心思放在了这部戏上。

    还有演员,他们的辛苦更加不能忽视,比如李学健老师,为了浔阳楼题反诗的戏份,他练了好几个月的毛笔字。

    拍摄劫法场戏份的时候,镜头里人物多,场面混乱,李学健老师只有一句台词,以及几个反应动作,看不见正脸的时候,他完全可以用替身,但他坚持自己完成拍摄。

    还让顾北将他五花大绑,双膝跪地绑在囚车上。

    这场戏整整拍了八天,李学健老师就在囚车上跪了八天,由于捆绑太紧,结束的时候,他双臂发麻,双膝肿痛,但是他愣是没有叫一句苦。

    还有拍摄骑马戏的时候,李学健摔了两次,一次摔得尾椎骨裂了,一次直接摔晕过去,以至于后来他对骑马都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饰演林冲的周野芒在进组之前,根本就不会武术,试镜那天,他穿着白裤子、白皮鞋,衣着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