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仁德之君,乱世里的一道光(求订阅)

    第一百六十八章 仁德之君,乱世里的一道光(求订阅) (第3/3页)

    前秦帝国从此瓦解。

    符坚在苦苦支撑两年后,被他还在当亲王时从刑场救下的羌族首领姚苌给缢死了。

    而被苻坚收留于危难之际的慕容垂则取得关东之地,同时杀死了他的儿子苻丕。

    这位心胸宽广的圣人君主,最终并没有什么好下场。

    当苏澈选择苻坚后。

    其他的选项慢慢消失。

    他的眼前,出现这样一行字。

    【大秦龙兴化牟古圣】

    这段话的意思是,大秦教化百姓,是追随古代圣人的行为。

    苏澈能看到这样一幕,在苻坚功败垂成之后,慕容家的军队即将打进来,他这个君主要完蛋的时候,百姓却依旧自发的帮助这位可怜的君主。

    苏澈仿佛能看到,苻坚在看到那些百姓后,忍不住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这一声叹息,道尽了无尽的悲凉。

    他终究是没能完成大业,终究是愧对自己的百姓子民。

    随后。

    这一切消失不见。

    契灵之书上,缓缓浮现了开端的文字。

    【你的父亲是前秦奠基者苻洪,你的叔叔是前秦的开国君主苻健。】

    【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现已经融入汉族。)

    【你出生了。】

    【你的祖先世代是西戎酋长,你是中原汉族口中的‘戎狄’,是被鄙夷的胡人。】

    【你自幼聪明过人,七岁时就知道帮助周围的小伙伴,言谈举止犹如大人,所以倍受祖父苻洪的宠爱。】

    【在你八岁那年,你逐渐学会独立思考,你渴望更多的知识,随后向爷爷苻洪提出请个老师的请求。】

    【苻洪惊奇地望着你说: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只知喝酒吃肉,如今你想求学,实在太好了。于是欣然答应。】

    【此后的日子里,你潜心研读经史典籍,从小便熟读四书五经,以及各种古籍。】

    【在那些古代的典籍中,你看到了孔圣人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你十分之向往。】

    【也就是这个时候,你立下了一个志向,总有一日,要创立圣人口中的大同世界!】

    【那是一个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四海之内皆兄弟,所有民族亲如一家,情同手足。】

    【无论是氐人,还是匈奴、鲜卑、羯、羌,亦或者是中原的汉人,都应该亲如一家。】

    【如此,天下就会再没有纷争,走向彻底的大同,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不战不乱、无贼无匪。】

    【你向父亲叙说了你的理想,可你的父亲却狠狠的训斥你。】

    【他骂道: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胡人是狼,汉人是羊,哪有狼和羊和平相处的道理?!】

    【你陷入了沉默。】

    【胡人是狼,汉人是羊,这是自古以来,持续不断的纷争的根源,仿佛是这天下的公理一般。】

    【可这永无休止的战争与动乱,难道就真的不能彻底的停止吗?】

    【你不愿意相信……】

    【这些事情总需要人去做,如果没有人做,那便是我来做!】

    【日子一天天长大,你的父亲去世,你继承父亲的东海王爵位。】

    【时值永嘉之乱。】

    【匈奴军队在刘渊之子刘聪发率领下,击败西晋京师洛阳的守军,攻陷洛阳,并开始大肆抢掠杀戮,俘掳晋怀帝等王公大臣。这直接导致西晋灭亡。】

    【永嘉之乱使得北方完全崩溃,天下再次走向分裂。】

    【北部进入战乱不休的五胡十六国;而南方则建立起东晋政权。】

    【整个天下乱成了一锅粥,各大民族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北方各国的征伐导致华夏大地残破不堪。】

    【你那从小便定下‘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的决心,此刻越发坚定!】

    【你誓要消除各民族的仇恨,让百姓们都过上幸福的日子,无论是汉人或是胡人。】

    【这一年,苻健病死,其子苻生继承帝位。】

    【苻生是天下间少有的暴君,他视杀人如儿戏。每逢接见大臣,都让侍从箭上弦,刀出鞘、铁钳、钢锯等摆放跟前。看谁不顺眼,就随即杀掉。如哪位大臣有所劝谏,就被视为诽谤,杀之;若有人说句奉承话,就被视为献媚,亦杀之。】

    【苻生把父亲留下的辅政大臣杀得光,凿穿劝谏他的亲舅舅的颅顶,活活吓死生母。】

    【你对于这样的局面,可谓忧心忡忡,试图寻求救国之计,你四处寻觅人才。】

    【随后,你遇到了民众注定的猛人,王猛。】

    【你与王猛一见如故,你虽是氐人,却对于儒家经典如数家珍,你曾与众多大儒讨论五经,知识之渊博、内涵之深刻,让对方难以接话。】

    【你与王猛相谈甚欢,几乎所有的观点都出奇一致,大有刘备遇到诸葛亮之感。于是,王猛终于决心进入仕途,从此便留在你的身边。】

    【在王猛的建议和策划之下,你取而代之,登上大位,又认为自己的德行不足,只愿意称为秦天王。】

    【随后,面对如今这混乱的世道,你决定……】

    一:仁德治世。

    二,以法治世。

    三,纵情享乐。

    四,亲自干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