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开创国祚千年之王朝,以及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求订阅)

    第二百三十三章 开创国祚千年之王朝,以及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求订阅) (第1/3页)

    在原本的历史上,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秋毫不犯,深得秦民爱戴。

    而另一边的项羽,因为没办法处理那二十万秦军俘虏,便将其全部坑杀。

    就像是当初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一样,项羽的坑杀,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权宜之计。

    毕竟他麾下的士兵,乃至联盟的诸侯军队,多数仇恨秦人。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诸侯军当时普遍存在轻慢甚至侮辱秦降卒的情况,因为这是在报当年过秦中被秦军侮辱的仇啊!

    这种情况不是统帅一句话就能弹压的。

    这本质上是整个军队从上到下集体对秦人的恨,随便一个小卒都恨不得食其肉吸其髓何况坑杀之?

    这是诸侯军方面,那秦卒怎么想呢?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这问题可就大了,秦卒上下都自觉被章邯出卖。

    那可是二十万的降兵,这稍不注意就是一场兵变。

    该如何处理这些人呢?

    吞并。

    这是不可能的。

    项羽手里的兵马,估计不足十万人,打巨鹿第一仗只出兵两万,可见其兵力是有限的。

    一支人数少的军队,去吞并一个人数多的军队,这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就算项羽蛇吞象,将这二十万秦军给收编了,那他也养不起。

    一旦后续出现问题,当秦军拿起武器后,谁收编谁,都是一个问题了。

    交给诸侯王的军队?

    这更是一个愚蠢的选择。

    这些诸侯和项羽并不同心,先前巨鹿之战,这些诸侯作壁上观,亲眼看到破釜沉舟的楚军以一当十,杀得秦军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才低下头认项羽为各路反秦部队的领袖。

    可如果将二十万秦军分给这些诸侯……

    项羽就算是一头猪,也不会这么干。

    那就剩下最后一种选择了,将这二十万人全部放回去?

    一旦放虎归山,日后便又是二十万的虎狼之军。

    难道还要再来一次破釜沉舟吗?

    到时候鹿死谁手就不一定了。

    在这诸多选择中,项羽其实没有太好的选择。

    他只能硬着头皮,将这二十万人全部坑杀!

    他选择了一个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日后也为此承担了足够的代价!

    等到二十万秦军被坑杀,项羽挥军抵达函谷关,才得知刘邦已破咸阳,而且派军驻守阻拦自己部队进关。

    项羽大怒,立刻攻击夺关。

    随后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长驱直入,驻军于离灞上约40多里的鸿门,既震慑咸阳,又与刘邦形成对峙之势。

    接下来就是鸿门宴的剧情。

    因为各种原因,刘邦并没有被杀,最终被贬到了蜀地。

    很多人都说。

    如果在鸿门宴上,项羽听取范增的劝告,杀死了刘邦,那或许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

    但这纯粹是站在后来者的角度说话,根本没有想过当时的局面是何等的复杂。

    当时的项羽,斩杀了自己的主将宋义,才拿到的军权。

    他还未彻底站稳脚步。

    如果在这个时候杀死刘邦的话,那还拿什么来争取诸侯王们的支持?

    刘邦已经对你服软,向你俯首称臣,可你项羽却依旧因为他先入关中,愤恨的将其杀害,诸侯王们看到这一幕,又会作何感想?

    项羽的几十万大军,绝大多数是诸侯的军队,他是赢下了巨鹿之战,成为诸侯之首,然后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这些军队前往咸阳,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军队就是项羽的军队,是完全忠诚他的。

    所以,从项羽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只要刘邦服软,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这个时期,项羽的最大对手,并非是刘邦,而是楚怀王熊心。

    楚怀王虽然是项梁扶植起来的傀儡,但等到项梁死后,楚怀王已经逐渐掌握了的大权。

    只不过是项羽杀死主将宋义,造成了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楚怀王才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像是当初吴广麾下的将军田臧杀死吴广的情况一样,无论是楚怀王还是陈胜,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在项羽看来,刘邦不过是楚怀王扶植和自己对立的工具人而已,只要刘邦低头,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所以,鸿门宴从一开始刘邦的低头,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相反。

    在鸿门宴上,范增一直想杀了刘邦,理由他是能成大事,这反而有些蹊跷。

    如果真杀了刘邦,搅乱了项羽分封诸侯的大事,那最后得利的人是谁?

    楚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