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念台先生

    040 念台先生 (第2/3页)

老头儿如此尊敬,沈亮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自己老爹虽然是蒙荫得官,可好歹也是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对一般人不必如此恭敬,这老头肯定大有来头!

    谈及收徒,老头终于开口道:“既然要拜我门下,当以匡扶社稷为己任,不知宝玉所治何经?”

    沈亮答道:“《春秋》。”

    老头又问道:“以前可曾拜过老师?”

    沈亮答道:“未曾拜师,只是自学。”

    老头点点头道:“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既闭门造车,当读过不少的书,老夫就来考考你。”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作何解释?”

    这是要考考自己了!

    沈亮大脑飞速运转,瞬间找到了图片,说道:“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还不如早些给她找个地方安置了,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那尊贵的弟弟呢?”

    老头登时就不说话了。

    一旁的贾政也沉默了,他是认真读过《春秋》的,这本书过于简略,本身的措辞简略、隐晦,《春秋》变得越来越难以读懂。

    即便在惜字如金的古代,《春秋》这本书也属于比较难懂的一本。

    就连著书达人朱熹都多次指其“难看”“难读”“不可晓”。

    所以很少有人把《春秋》当作本经。

    沈亮这番通俗易懂的解释,让老头何贾政都始料未及。

    还是老头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摇晃着脑袋道:“解读的很好,但过于直白,需微言大义,方吃透《春秋》的精髓。”

    贾政也跟着说道:“念台先生的话你要记住。”

    “多谢念台先生教诲。”沈亮微微躬身。

    这些都是沈亮这几天看杂书看来的结果。

    贾宝玉的书房很大,里面藏书少说有几千本,什么类型都有,甚至还有许多宋朝的孤本。

    沈亮是来者不拒,充分发挥了【小撒的照相机记忆】威力。

    反正他是一目十行,一本书也就一炷香的时间便能记住。

    沈亮也在庆幸,古人著述言简意赅,不像后世的网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