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图谋汽车产业的第一步

    158 图谋汽车产业的第一步 (第2/3页)

就是凑热闹的,不能说没有高技术,但相比于德国美国甚至亚洲的日本,都差的太多了。

    “也许只是想宰我们一顿。”雷盛利说道。

    “那就和对方说清楚,我们再谈一个月,如果还没达成协议,那就放弃,同时,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寻找其他目标,现在街机即将打开市场,对美的来说,资金将不会是什么大问题,那就看看能不能收购一些更大的压缩机公司,最好去德国看看,那边的技术,我比较看好。”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从60年代到后世他穿越的2020年代,德国技术在很多方面都是完爆其他国家,工业制造方面优势太强了。

    “其实还有另外一家可供我们选择,但这家的价格可能会更高,而且我也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出售,这家公司也在德国,叫做比泽尔,跟这个多木乃客一样,擅长做制冷压缩机,汽车、工业、民用都涉及到,就是规模比较大,至少是多木乃客的两倍。”雷盛利说道。

    “两倍?只要合适,就可以考虑。”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之前在谋划收购一家合适的压缩机公司时,当时的美的也根本拿不出太多的的资金,选择的方面受到资金的限制,而现在倒是找到了街机供应商,选择的余地就多了。

    “您稍等,我去拿一下比泽尔的资料。”雷盛利连忙小跑了出去,办公室就在附近,很快就带着资料赶了回来。

    翻了片刻资料,陈志文说道:“这家公司是家族公司啊?想收购的话有点难吧?你是怎么找到这家公司的?”

    “这是德意志帝国银行给我介绍的。”雷盛利说道:“多木乃客的谈判陷入停滞后,德意志帝国银行的一个人不知道从哪得来的消息,就跑过来找我们在意大利的谈判团队了,他说他会替我们找到更合适的收购对象,我当时也没在意,反正没有交易就不需要给钱,就将需求告诉了他,然后过了半个月,也就是大概一周前,他们就将这个资料发给我了。

    这个比泽尔集团是家族企业,在30年前,也就是欧洲战争结束后成立,现在已经是德国排名前十的压缩机制造公司,不过创始人巴斯顿.比泽尔在去年去世,他的三个儿子因为家族股份闹的不可开交,一直在打官司,德意志银行那边觉得,也许我们有机会能够收购这家公司。”

    “给一笔钱,让他们三个儿子分?这倒是个好方法?”陈志文笑问道:“那大概什么价格。”

    “保守估计,需要1500万美元。”雷盛利说道。

    “1500万美元,是不少,不过收购这种公司的交易,德国政府那边会不会干涉?。”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1500万美金差不多要7000万港元,这么大一笔资金如果放在香港炒作物业,到下一轮地产高峰时,赚个三四亿港元是轻轻松松,但香港的地皮是永远炒作不完的,真的只考虑这个,其他什么行业也别想发展了。

    压缩机是空调与冰箱的最核心心脏,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美的的这两个家电业务铺开渠道后,提高质量、技术与降低生产资本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只要能够真的在这两个领域做出一点成绩,打开了美国的一小部分市场,那等几年后,再吃透技术外加培养专业的大量人才,内地改开之后,再在内地兴建大型工厂,就可以以极强的性价比冲击欧美市场。

    如果计划成功,那就是打开了新的财富之路,更不要说,家电带动的就业数量、产业链以及可以给内地带来的外汇储备了,自己本身也可以获得巨额回报。

    “我问过德意志银行这个问题,制冷压缩机,并不属于军事或者高尖端技术,外资收购德国这类公司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且比泽尔也不是这个行业内最顶尖的,再说,我们香港属于英联邦,只要保证就业,一般就不会有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