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重启九龙仓收购

    191 重启九龙仓收购 (第2/3页)

趣去各个分析,大家都是玩地产的多,与其把钱放在别人手中,还不如拿回来开发自己的土地,又或者去购买其他优质土地来投资,在杠杆作用下,这样的收益最高。

    要知道,后续地产市场暴涨的几年里,就是李嘉成的长江实业,股价涨幅也没有超过十倍,而一个普通人,只要敢杠杆买房子,然后放在那不动,到了地产价格最巅峰的时候,赚的也不只十倍,因为杠杆是可以将利润翻倍的。

    而整个香港,收益涨幅能够超过长江实业的,基本上就没几个了,也就是说,只要在地产巅峰之前逃出来,那闭着眼睛的收入增长效率都是超过长江实业的股票的。

    增长情况下,陈志文自然要清理和记持有的非核心业务的股票,不过因为在很多公司中都是大股东,想全部退出的话,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周家杨想了想说道:“只是这样的话,和黄在香港的影响力真的越来越小了。”

    这半年多来,和黄大规模出售各种边缘业务,连同员工也少了几千人,现在又开始清理手中所有的很多公司股票,要知道,在祁德尊时代,和记集团都保留着对这些公司的影响力,很多投资,也都是大家一起投资,这样保证了和记能够聚拢更多的资金。

    “不用在意这些小事情,我要做的是尽量在78年底之前,聚集最多的资金就行了,再说,我们又何需这些小公司来体现自己的实力。”陈志文笑着说道。

    “好,我明白。”周家杨点点头说道,陈志文曾经多次说过要在78年底之前聚拢所有的现金,连开发黄埔花园也需要投资重金以保证在时间节点前完成,他自然知道肯定到时候会有大用处,就是不知道是什么?难道是要对哪个大英资动手?

    不过老板没有告诉他,他也没有多猜测,接着问道:“陈生,九龙仓的股票,是否可以继续收购了?现在地价开始恢复,恒生指数也在上升,我们目前也算摆脱了当初收购和记后的资金紧张问题,我怕再拖晚了,会让我们未来的成本增加。”

    “这半年多来,怡和增加了九龙仓不少股票吧?”陈志文突然问道。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操作,当和记集团突然被陈志文收购之后,自然会惊到其他英资,毕竟英资只是不擅长地产开发,但可不是傻子,置地饮牛奶,一分钱未花就完成了收购,这场商业并购案例即使到了50年后都算经典。

    “对,怡和增加了对置地与九龙仓的投入,不过效果不明显,置地的规模太大了,哪怕是去年下半年,市值也超过50亿港元,考虑到股市的增幅作用,怡和想增加10个点就需要至少8亿港元,而九龙仓,市值倒是小很多,但在73-74年,为了开发海港城,九龙仓多次增发股票,我估计怡和手中持有的九龙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