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从中渔利

    212 从中渔利 (第2/3页)

德丰,就需要对会德丰下手。”陈志文说道。

    “陈生是想也收购会德丰?”迪斯盯着陈志文的眼睛问道。

    会德丰要出售自己,虽然开始选择的是怡和,但既然消息放出来了,肯定也是准备骑驴找马了,如果陈志文真的想收购会德丰,汇丰肯定不会支持,但陈志文背后有着很强的海外关系,如果不借助汇丰,便可以收购会德丰,那汇丰也对这件事无可奈何。

    今天来这里,其实也是一次试探,如果陈志文对会德丰没兴趣,那就正好是汇丰的最佳合作对象,如果陈志文想收购会德丰,那汇丰也可以坐看怡和与陈志文对抗,至于再后面怎么做,就需要走一步看一步了。

    “没兴趣,不过汇丰与我都有着共同的目的,汇丰想阻拦怡和收购会德丰,这很难,除非你们能够给会德丰更好的买家,要不然,怎么针对怡和,也不会影响收购会德丰。”陈志文摇头说道。

    “香港这边,估计没什么财团能够收购会德丰,沈弼先生已经向海外的一些财团发出消息,但能不能找到,还很难说。”迪斯想了想,还是回答道。

    “所以,我们要拖延这件事,那就必须从会德丰身上下手。”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迪斯顿时来了兴趣,问道:“陈生有什么好的想法?”

    陈志文说道:“迪斯先生,你应该知道会德丰,与怡和有大量业务竞争的地方?”

    “知道。”迪斯似乎有些明白了过来,说道:“陈生,是想说服会德丰不要交出自己的核心财务资料?”

    “对,对会德丰来说,这个资料一旦交出去,那可就自废武功三分了,约翰马凳不是傻子,他必然会纠结。”陈志文笑说道。

    两家公司,协商好的收购,与之前陈志文强行收购和记集团是两回事。后者完全是靠自己的前期调研资料,如果和记真的隐瞒了巨额债务或者某方面的经营问题,强制收购方没有查清楚,那是自己咎由自取,而协商好的收购,被收购方,是需要提供大量真实的资料的,包括财务状况、业务经营情况、负债等等核心资料。

    上市公司,虽然也会在每个季度的财报中公布自己公司的财务信息,但那些都是非常表面的资料,只是告知投资者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已,核心的经营情况都属于机密,而在收购的时候,这些都需要告知对方的。

    如果收购方跟自己没有什么利益冲突,那告知也就告知了,但如果是很多领域的竞争对手,一旦给了这些资料,那就是脱了自己的底裤了,如果对方突然又不收购了,那对被收购方来说,就是重大损失。

    怡和与会德丰甚至其他大型洋行,都在香港这个小地方经营了百年之久,冲突的行业没有一百也有五十。

    “这倒是一个方法,会德丰也有意请我获多利来当顾问,我倒是可以将这个事情告诉约翰马凳。”迪斯顿了顿说道。

    “这倒是挺高效的。”陈志文笑了笑,这也是获多利对汇丰的好处之一了,借着这家在香港投资界非常出名的子公司,汇丰可以间接影响整个香港大部分大公司的并购、投资等等。

    至于公器私用?这不很正常?

    “如果约翰马凳犹豫不决的话,倒是有可能真的毁了这次并购,但这与陈生需要10亿港元有什么关系?”迪斯接着问道。

    陈志文回答道:“我不会收购会德丰,但是对于会德丰的部分资产,我是有点兴趣的。”

    “会德丰的资产?陈生看中了什么?”迪斯问道。

    陈志文轻微转过头,看着落地窗外的不远处,指了指说道:“那里。”

    “联邦大厦?”迪斯顿时明白了过来,说道。

    “不,还有它旁边的国际大厦。”陈志文淡定的说道。

    香港的中环,是香港开阜后,第一个发展的地方,因此,这里一直都是香港经济的中心,也因为发展的早,香港中环的物业,都被这些百年历史的公司所掌控。

    和记集团虽然在几年前也被称为香港四大洋行之一,但实际上,和记的历史并不算久,属于英资洋行中的后起之秀,也因此,诺大的和记集团在中环也只有和记大厦一栋大楼。

    而会德丰则不一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之前,在香港中环也有着数栋物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靠近维多利亚海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