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代价,由汇丰来负责

    282 代价,由汇丰来负责 (第2/3页)

能净赚5000万港元?”沈弼有些震惊的说道,他们汇丰垄断香港的绝大部分银行利益,一个月也赚不到这么多钱,而且这还只是一个日本市场。

    “对,可能还不只,很多日本人都愿意以高价购买,甚至还诞生了专门的黄牛。”迪斯说道:“不过这东西不可能一直流行,去年年底在香港也大卖了一番,但后续很快就慢慢热度低了,可能就是该买的就都买了,只能说,赚钱是很赚钱,但都是快钱,可能几个月后,销量就会大降了。”

    “那也够可怕的了。”沈弼想了想说道:“这次一定不能让陈志文收购港灯,其实这也是港督的意思,但香港需要维持自由市场的形象,港府之前修改触发收购要约的规则就已经被很多人诟病,这次无论怎么样,港府也不能插手了,只能由我们这些人出面了。”

    “是啊,如果连35%的触发收购要约都挡不了被收购的命运,那也就是真的大势已去了。”迪斯点点头说道。

    “最近美国那边海丰银行的进展怎么样了?”沈弼又问道。

    “不太妙,我听说有美国本土的银行想收购海丰,但是哪一家,我却查不到,海丰那边估计也是想骑驴找马了。”迪斯说道。

    “美国本土的银行?最近一段时间美联储不停加息,大部分美国银行都自身难保了,居然还有想收购海丰的?”沈弼皱眉说道:“盯着这件事,海丰对我们来说,是汇丰国际化中最重要的一步,绝对不能错过,要不然,再找到下一家合适的,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而且你也看到了,陈志文之所以能在几年时间里变的如此实力,就是因为他是香港第一个走出国际化的。”

    “明白,过几天,我去一趟美国。”迪斯点点头说道。

    汇丰的国际化,一直一波三折,早在70年代初就准备收购英国的一家银行,但却被英国本土银行瞧不起,并且阻拦他们,因为对很多英国银行家来说,被香港的一家小银行收购,是一件耻辱,哪怕当时汇丰银行的利润在整个英国也能排名靠前。

    随后,经过了几年时间寻找,终于又在美国找到了纽约第六大银行海丰银行,但同样的问题还在,一家香港的银行想收购美国的银行,难度很大,光是美国商务部及美联储就很难过关,这些年来,为了能够收购成功,汇丰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精力与资源在其中,也也可以说是沈弼入主汇丰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没有之一。

    第二天,陈志文正在鼓捣着最新款的苹果3型电脑,这是苹果公司最新的产品,在发布之前,特意寄了一批给陈志文,毕竟,陈志文也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哪怕经过多次股权稀释,手中仍然有着22%的苹果股票,是目前苹果的最大股东。

    与之前原先历史上不一样的是,陈志文对于苹果的投资影响了很多地方,最基本的就是资本层面,第一次投资外加后世的多次注资,以及好市多、沃尔玛的渠道资源,让现在的苹果公司发展的更好,研发层面的实力也更强,这也导致了苹果3电脑比原先的历史上还要早发布。

    这台电脑前段时间在旧金山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上千人参加,各个地方的记者都有上百名,沃兹还亲自上台,当着媒体的面表演着苹果电脑的强大功能。这场发布会让苹果3成为了目前全美最受欢迎的个人电脑之一。

    “咚咚咚”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进来。”陈志文一看,是周家杨及许金宏。

    “陈生。”二人走进来招呼道。

    “这边有几台从美国寄过来的电脑,你们一人一台,用用看,过两年,我们集团也要开始跟美国学了,全面上个人电脑来办公。”陈志文笑着说道。

    虽然乔布斯的宣传话语是让个人计算机走进美国的每个家庭,这是一个长期的口号目标,但执行层面上,现在显然是不可能的,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