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谋划塘沽港口

    512 谋划塘沽港口 (第2/3页)

周边的土地,等到扩建的时候,也是经济腾飞地价高昂的时刻,光是这早准备的一步,就不知道能省多少钱了。

    下午,陈志文等人便离开了京津塘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的总部。

    回去的路上,周家杨突然说道:“陈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去了解一下塘沽港口了。”

    “看来你与我的想法一样,现在的确是适合投资的时候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塘沽港口,是未来内地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仅次于唐山港口,最巅峰时期的年吞吐量高达5.5亿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出口货物,基本上都是从这里出口,甚至TJ市的地位,塘沽港口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早在民国时期,塘沽港口的优质地理位置就被发现,随后被建成港口,5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里,又经过了大量的翻新改进,在1974年的时候,年吞吐量高达千万吨,在当时已经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之一。

    只是规模大归规模大,却不先进,很多还都是靠着最基础的方法,进行发货,还有很多货物,都不是通过集装箱,这已经开始与世界脱节了,不过因为很多非发达国家也是这样的模式,所以暂时还能应付,可如果想尽量出口给欧美,那集装箱就必须大规模普及,同时,即使有集装箱,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也是需要引进的。

    陈志文也早就开始盯上了全国范围内未来的超级码头,也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毕竟,哪怕自己主动想要去投资,也得等人家准备扩建或者新建才行,不然人家没这个计划,就跑过去找人家,就很离谱了。

    塘沽码头的面积其实已经够大,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也完成的差不多,最欠缺的就是现代化的设备及管理方式,这些也都是需要用大量的外汇,才能够完成改善,这也算是自己的机会了。

    当然,还要有国内容许合资的政策,不然怎么着也不行,所有人都知道港口的重要性,也知道其利润价值,但内地政府还是愿意与部分人合资,其实也就是所谓的投桃报李了,特别是一些港资,在国家贫困的时期前来投资,或者捐赠大学,那么就在未来有对应的回报,比如原先历史上李嘉成的东方新天地商场、浦东港口项目,船王包玉冈家族在国内也投资了数个黄金位置的大型写字楼或者商场等等。

    周家杨点点头说道:“现在全球市场,集装箱运输模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完成了集装箱运输的改革,即使没有,他们本身也有资金,轮不到我们去投资。

    也就很多发展中国家,受限于本身资金的问题,才有可能给外资财团这样的机会,东南亚那边,和黄已经选择在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几个国家投资现代化港口,不过规模都不是很大,因为这些国家的规模就定下了港口大小的上限。

    目前内地这边,上限则是非常高,包括我们香港,其实本质上,也就是靠着内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