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京东方的前身

    517 京东方的前身 (第2/3页)

属于合资,也避免了养老方面的问题。”

    “这倒是个好方法,小日本能想到倒也不错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这就相当于外资合资企业,花钱从国企买员工,高价一点选择满意的,不满意的退货回去,这样也还能避免目前国内法律中关于工人不能被开除的问题。

    其实,在改开初期,内地员工不太好处理的问题,他也知道,据说当年海尔改革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处张贴大字报,要求工人不得在工厂内随地大小便、不得睡觉、不得缺勤,很离谱的事情,可在现在却是常态。

    他的主要投资在深海市,那里是改革的前沿,很多都是模仿香港,不存在这个问题,加上能够独资,这也是他重资在深海市投资的原因,而内地这边,在工厂实业这一块,他的投资其实在今年之前并不算多,试试水而已,工人怎么处理,他也就没过问,这种小事,他不可能花什么心思进去。但不得不说,小日本的方法避开了所有问题。

    “我们的工厂,在未来也只能采用这种模式,这一点我也与祁局长说过了,因为我们的规模很大,如果真的在燕京投资,他还需要从燕京市之外抽调一些人过来给我们筛选了。包括上沪粤州也都是一样,相对来说,粤州可能更方便一点。”雷盛利说道。

    “嗯,这方面,在深海市就没这个问题,这也算是深海市的优点了。”陈志文笑说道。

    “对,除非内地修改法律。”雷盛利道。

    “这不可能的,不适合我们就不投资,我又不是大众,没必要那么折腾,倒逼国内修改法律。”陈志文摇摇头说道:“人工成本高一点就高一点,只要在其他方面能够补偿就行了。”

    “好。祁局长属于中央,他在后续是不会参加我们与各个城市之间的商讨,不过还是要回他的,这个燕京第一电子厂的事情,我们就回绝了?”雷盛利问道。

    “等等,你让祁局长,想办法找点关于这家公司的详细资料给我,我先看看再说,你也查一下基本资料,我怕他们也会优化一下。”陈志文顿了顿又说道。

    如果是一般的工厂,没资格进美的的供应商体系,那就直接拒绝就好了,可陈志文知道,这个燕京第一电子厂,其实就是未来国内液晶面板巨头京东方的前身,在50年代便作为全国第一大电子工厂进行培养的,可惜,那时候是电子管,如今世界进入了晶体管时代,一下子脱节,跟不上,企业规模越大,那死的就越快,诺基亚的手机产业就是如此,5年时间就成市值2000亿欧元跌到100亿欧元,在彻底死亡之前,利用之前手机行业的资金储备,收购了欧洲的几家电信公司,然后收专利费,再加上其他产业,勉勉强强也混到了世界500强的末尾,但威风已然不在。

    不过,在陈志文的记忆中,京东方应该是在80年代末陷入绝境,到了90年代初才开始逐步翻身,可现在才1984年,难道是因为自己所存在的蝴蝶效应,导致京东方提前衰败了?

    美的产业规模虽然大,但对国内影响不是很大,除非是自己在发展同时,附带的将整个香港的电子产业硬是提高了几乎三个等级,除了一些高技术含量的芯片,其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