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错过

    第一百七十二章 错过 (第1/3页)

    崇仙阁内。

    铜炉上青烟袅袅,青年道人的身影跃然纸上。

    大梁皇帝赵和初,跪倒在蒲团之上,诚心叩拜,口中念念有词。

    “还望仙师保佑我大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年少时的湖上遇仙,可谓是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自从他打下江山、坐稳皇位之后,便也是经常来此祭拜祷告,只为求得一份心安。

    走到今日这一步,他无论自身武功、还是权势地位,早都已是人间绝顶,也唯有在这尊仙家画像的面前,才能找回一丝慰藉和心灵依靠。

    “这小子倒是不忘本……”

    几步之外,张耀负手而立,维持着隐身法术,静静看着这一幕。

    “天机难测,世间多奇……”

    他的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丝感慨。

    如今的大梁坐拥十九州,赵和初成为天下之主,还册封清平教为国教,总理天下道门。

    谁能想到,当初的清平宫能成为国教?而他拜的武馆师父之后人,能成为一朝的开国皇帝?

    “活得久也有好处,能看遍千山万水的同时,还能阅尽时光流转、人世沉浮……”

    张耀的心中,再度生出了一股对长生意境的触动和明悟。

    “走了。”

    他静静体悟一番后,眼看赵和初还在祭拜,便转身走出了崇仙阁。

    仙凡有别,双方的缘分仅限于当年的一场偶遇和几年旧时光,张耀也并不准备再现身相认、免得徒增烦恼。

    一路在皇宫中穿行:

    得益于他庞大的神念,覆盖了小半个皇城,在天穹中巡查几圈后,便锁定了自己要找的东西。

    片刻后,张耀来到了皇城深处的一间庞大殿宇中,这是广储司下辖之地,主要收藏一些用处不大的古旧文书。

    “沙沙……”

    殿宇内空空荡荡,只有几个小太监,有气无力的的洒扫着。

    张耀来到一处书架前,从上面抽出了一册典籍,名为《大鲁天家玉碟考册(副本)》。

    这本书,正是记载着前朝鲁国的皇室宇文家的族谱副本之一,而且是最初的那一版,已经有好几百年了,也难得历经战乱、保存的还如此完好。

    “找到了!”

    张耀翻开典籍没看两页,便神色一凝,找到了关键性的记载。

    前朝鲁国的开国皇帝宇文泽,和皇后刘玥成婚三十载无所出,临近老年才孕养了两子一女,其中长子名为宇文广、次子名为宇文宏。

    宇文宏有三个儿子,其中的小儿子就叫宇文泰!

    “皇孙泰,生于天和九年,生有异象、其母齐王妃夜梦虹光投怀而孕,一岁能言、两岁即能识文断字,长及三岁……”

    这本《大鲁天家玉碟考册》中,对于前几代的皇族,都是记载的相当详细。

    可令人诧异的是:

    对于生有异象、十分受到皇祖父宇文泽和父亲齐王宇文宏疼爱的宇文泰,相关记载在六岁之时,就忽的戛然而止。

    后续,既没有言明他是否夭折了、也没有记述他成长的经历,只是一句含混不清的话就一笔带过。

    “看来这个宇文泰,八成就是今日的天宝楼主了……”

    张耀不知不觉的攥紧了书册,心中波涛起伏。

    堂堂一位皇孙,六岁时却突然从官方记载中消失,那多半就是检测出了灵根天赋,被刘家的修仙者接去了雾隐岛。

    不仅如此:

    宇文泰的灵根天赋应是相当的出色,才能让当时刘家的掌权者,将希望押在他的身上、不惜动用族内储备的灵石供给他修炼,生怕耽搁了他。

    可确认了他的出身之后,曾经摆在张耀面前的两个疑点,却愈发的明显了:

    “宇文泰是刘家供养出来的,可他离开鲁国之后,为什么就再也没有回来,对刘家直接彻底的不管不顾了?”

    “还有,刘家掌握有地脉灵珠的消息,莫非没有透露给他?否则无法解释他的行为……”

    张耀深思熟虑了一番,心中有了一定推测。

    地脉灵珠的存在是刘家最大的秘密,多半是代代单传的,就像后来雾隐岛被宇文家占据之后,掌管地脉灵珠并且知晓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