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忍让化敌为友

    克己忍让化敌为友 (第1/2页)

    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敌人,可以开怀释之,不耿于怀,必当回报而后快。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

    “冤家宜解不宜结”,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前些年,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某地农村的一个地方,在责任田分到各户之后,因用水的问题引起了村子里两大姓之间的械斗。

    当时,某姓由于在这个村子里是小姓,人少,便吃了亏,还受了伤。于是他们不服气,跑到邻乡的同姓那里搬援兵,准备为受伤的同姓兄弟报仇。

    这时,一位复员军人见此情形,知道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仇仇相报何时了,便大胆地站出来劝说同姓的乡亲们要有所克制,要

    “忍”。他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这场械斗的起因,描述了它如果发展下去有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恶果,以及对本姓乡亲的不利等等道理。

    经过他的耐心劝说,以及乡里其他方面的调解,某姓的乡亲们终于

    “忍”住了,从而使一场即将爆发的流血事件得以避免。显然,这样一种

    “释仇”,实际上这是以自己的某种牺牲为代价去争取双方的和解。释放彼此间的仇结,从而化敌为友。

    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程度的

    “仇”往往会由于各种矛盾和关系的调节与处理不当而产生。而由于这些各种各样的

    “仇”,使社会出现不安定的因素,使个人处于一种极其恶劣的外部环境与心理环境之中。

    因此,尽管释仇必定要以自己的某种牺牲为代价,但由此换来的个人的利益是更大的。

    这也是

    “忍”的价值。克己忍让,也是克制自己,忍让别人之意。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互不忍让,必将使矛盾激化,冲突升级,加重双方的对抗心理。

    即使一方凭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