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利”招引贤能

    用“利”招引贤能 (第1/2页)

    在某地举行的一次大学生人才供需市场洽谈会上,一家公司需要招收若干名从事销售业务的人员。公司的招收人员用大红海报的形式公布了他们的招收计划,并列出了一个中长期的报酬合同。这个中长期合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销售额达到多少,工资就可以提前增加到什么水平;二是销售业务扩大到多少,销售额达到多少,住房、通讯医疗等各种福利便达到什么标准;三是销售业绩达到多大的指标,就提升为公司什么级别的管理干部。最后招收海报还强调,所有这些合同条件都可以签约,公司如果不按合同执行,员工可以通过法院要求公司赔偿。此海报一贴出后,立即使这家公司门庭若市,前来应聘的人才接踵而至。这家公司从容地在众多人选中挑选出了自己最满意的人选。整个人才交流会结束,就数这家公司招收的人员素质最好,原因在哪儿呢?

    原因就在那张海报上。因为海报悬赏着一个与业绩挂钩、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令人无法抗拒的引诱力——高额的工薪、福利和职位。冲着这些美好利益,许多具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被其吸引过去,纷纷前去应聘。结果这家公司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招收到了较满意的销售人才。这家公司招收人才的方法,说穿了,就是美人计“引诱”法的思想。只不过他们聪明地把“美人”理解成了“美利”,没有将“美”仅仅局限在“人”上。

    当今的各种竞争,归根到底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招揽天下人才,各用人单位可以说是各使奇招,妙法迭出。在这些招揽人才的方法之中,有一个方法很巧妙,很值得人们借鉴。这就是前面那家公司用过的美人计。

    运用美人计招揽人才,除了可以用“引诱”法外,还可以用美人计“致人”法。“致人”法是我国古代美人计和人才战中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是一种专门用来招揽人才的方法和艺术,是当今各路英雄霸主实现自己雄才大略的一个法宝。

    尽管美人计“致人”法是我国古代人才战中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但是遗憾的是,我们这些后人却没有能够很好地使之发扬光大,倒是老外学到了它的精髓。

    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