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女帝

    第二百五十七章:女帝 (第2/3页)

    压力,好大。

    但这样同样有好处,只要他们按规矩办事,不搞些有的没的,陛下便不会挑刺,即使在朝堂上大打出手,他们陛下也只会拍拍手:打得好!

    打得好?那我们就继续了!

    于是事情便发展成了这样,每个分歧点都能‘辩论’得淋漓尽致。

    这次自然也是如此。

    典客将撕破的衣袖藏到身后,满面红光道:“匈奴擅游牧,若归顺我大汉,倒是可以奉上牛羊作为诚意。”

    将打钱说得很有典客风范。

    老太尉已经看开兵权的事情,但自从上朝喜欢上动手之后,居然也老当益壮起来。

    他是不介意站在皇帝这边的:“陛下应该早有成算?”

    楚云歌笑了笑:“自然是有的,匈奴归顺早在计划之中。”或者说这是在默都、朔方、中枢支持三方面推动下的必然结果。

    “匈奴新单于默都,本就心向大汉,如今大汉风土人情早已随着公主和亲传入匈奴平民中,默都能够完全镇压王帐其他反对者,也是在平民勇士的支持下完成的。”

    提起和亲公主,大臣们眼观鼻观心。

    谁不知道四公主楚云嘉就在淮南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可没人敢说。

    毕竟这是还在挖煤的三皇子和先帝留下的烂账。

    “朕一直觉得,就算用武力将匈奴收入囊中,也会因为生活的不同和地理位置的分隔,导致最后只得了个名头。”

    “因此,朕欲选节度使,入匈奴传道。”

    “陛下,这……传的什么道?”有大臣暗戳戳看向国师,难道是国师吹枕边风?

    “无论是匈奴或是桓乌,只要他们打心眼里认同了大汉的文化、礼仪、身份,那又如何不能称之为汉人呢?”

    楚云歌话中带笑。

    这颗种子开花之前,她会尽力给它足够多样化的水、阳光和营养,做她能做的,然后顺其自然。

    丞相和御史大夫相视一笑,余光瞥见定定盯着楚云歌看的傅衍之,穆维不由撇嘴和姬复说小话:“傅小友可真是……唉,老夫真没想到。”

    姬复:“……”

    姬复轻咳一声:“也许你没想到的事情还有很多。”

    穆维:?

    蒙在鼓中的丞相并不知道他家陛下还瞒着一个可能会令天下士人反叛的秘密,一腔热血地竞争起去匈奴传道的节度使职位。

    最后落败原因是职位太高。

    竞争上岗的是一位生面孔,正是通过一年一度的殿试考上来的新官员,如今在太常手下任职。

    而小皇帝选他的原因令那些满心都是镀金的大臣汗颜:少年意气,热血难凉,主打的就是对大汉认同感爆表的晶亮眼神儿,和一路从乡下小村庄靠着改制后的制度公平公正地过上以前没想过的生活的幸福感。

    传染性极强。

    “……是感染,吧?”串门的楚云连嘶了一声,纠正自己的皇帝弟弟。

    他们几兄弟还是留在长安,不过以前是啃老,现在是被小弟奴役。

    但小弟也总能顶着一张漂亮脸蛋,用纯澈又总是带着笑意的语气让他们心甘情愿作为皇室表率,或是干活或是带头当标杆。

    因此熟悉了之后,几个哥哥时不时就会牙痒痒地调侃几句这神仙表象,小坏蛋内里的弟弟。

    楚云歌觉得挺好,“皇兄怎的来了?”

    楚云连哼哼一声,坐在石椅上啃起楚云歌的蜜饯,又在国师的死亡凝视下讪讪放下还想再来一块的手:“听说你最近在神神秘秘地筹备祭祖祭天,皇兄们怕你临时让他们俩做什么,这不就威胁我来打听打听。”

    “原来如此。”

    楚云歌恍然,神神秘秘地说:“反正是很重要的大事,到时候皇兄们答应我,一定不能失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