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这得多少年?

    第235章 这得多少年? (第2/3页)

没啥区别,难怪他这段时间,一点主动性都没有,显得畏缩,只是在下方打理着杂事儿,不上悬崖顶帮忙,更是帮忙的话一句不提。

    现在却觉得情有可原。

    吕律觉得自己似乎应该收回前几天的想法。

    “慢慢克服吧,像这种悬崖上长棒槌的地儿,也确实罕见,哪有那么多悬崖峭壁让我们去爬啊!”

    吕律笑着安慰一句:“没事儿,做点自己能做的挺好,不还有我们几个吗?明天只剩下最后那棵七品叶棒槌了,抬完以后,再把其它地儿看看,没有的话,咱们就出山了。”

    他适当地转移话题,不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

    前几天,吕律有了想将他排除在赶山队伍之外的想法,现在想来,还是因为自己了解不够。

    他和陈秀清那种强烈的好奇心和不做啥思考的勇猛,是决然不同的。

    赶山不同于农场管理,领着陈秀清进山的时候,吕律处处管着,不让他去犯错,那是因为,很多时候一旦犯错了,命就没了,试错代价太大。

    林玉龙知道自己弱点,懂得思考问题,知道自己能干啥,倒是一种稳重的表现了,很难得的品质。

    就是这份果敢,还有待加强。

    他但凡直接说明自己怕高的问题,吕律也就省得去胡乱想那么多。

    以后慢慢看吧!

    “六品叶的棒槌都能有一两百年的年份,真不知道那棵七品叶会有多少年!”张韶峰乐滋滋地说。

    “抬出来不就知道了!”

    “我猜至少三百年。”

    “这要是千年的棒槌该多好。”

    梁康波和张韶峰两人说得兴致盎然。

    最后,两人转头看向吕律,张韶峰问道:“老五,你估一下,那棵七品叶棒槌是多少年的?”

    “这我可说不准,反正棒槌想要长到千年,几乎不可能有。一千年的时间,沧海桑田了,棒槌生长在一个地方,当时的环境适合才会长出来,可是在一千年的时间,单是旁边的小树,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了,当初适合的环境,早在不断的变化中变得完全不一样了。想要存活千年,太难了,那得有多大的幸运才有可能。

    所以,百年份的棒槌,就已经极其珍贵了……如果非要我猜的话,这棵七品叶棒槌,应该能有三百年左右,整个大荒,这种年份的棒槌,找不出几棵。”

    吕律笑着说道。

    现在闲着没事儿,纯粹是在唠嗑。

    “跟着你抬棒槌那么长时间,对于这棒槌的年份,我只知道数芦碗了,是真不好辨别,跟我们好好说说。”张韶峰对此充满兴趣。

    “说点简单的:第一看芦头,有圆芦的,一指圆芦是八到十年;第二看芦碗,一年形成一个芦碗,末芦加两到三年,吞芦、残芦除外;第三看皮色和纹路,高年头的都是皮老、纹深(横纹);第四看须毛上的珍珠点,十五年以上才能形成珍珠点,越老珍珠点越明显……”

    所谓珍珠点,其实是棒槌在生长过程中,须根伸展出去,长到一定时间就会腐烂,继而在愈合的时候,在主须上形成的凸起点。

    他们想学,吕律也不藏着掖着,现场打开一个六品叶棒槌,进行教学。

    几人自然而然地凑过去,打开手电筒照着。

    “那复杂点的呢?”梁康波追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