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城主府

    234,城主府 (第1/3页)

    随运银船回了趟乌桓。

    罴玄军的组建早已通过书信传达给了乌桓的官员们。

    所以他这次一来,就依然看到了组建好的罴玄士卒。

    虎贲,鹰击走出来的基层军官很容易就能拉起一屯得士卒。

    一屯一屯下来,满编六千人的罴玄军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建制。

    旗帜飘扬。

    熊首咆哮旗在校场桅杆上升起。

    这些被挑选出来加入了行伍的士卒们在短暂的嘈杂声后,齐齐高呼。

    “为君上!死得其所!”

    点将台。

    张启微笑点头。

    很有精神。

    这些年来家国思想教育没算白费。

    起码他们都清楚自己是为何,为谁而战的。

    即便是新兵,也都清楚。

    选拔是自愿制度。

    被选上,只是被选上,选择是相对的,如果不愿意也是可以拒绝的。

    因为张启的军队不是府兵制度,而是募兵制度。

    他给钱,给福利,士卒用命相博,守土固疆。

    他要的是职业军人,除了打仗,就只有打仗。

    当然,军中也有文化培训,等到要退役,或是不幸伤退,也能在社会上获得一技之长。

    如今乌桓户籍部的主簿,兀术儿就是曾经在虎贲军中丢了一只手而伤退的士卒,现在他已然从曾经鲜卑法务司的捕头一步步的走到了户籍部主簿的位置。

    张启军队的薪资待遇是比汉朝强的,仅一点全粮全响就已然足够许多士卒卖命,这一点从张启用这条收服了两万辽东军就能看的出来。

    普通士卒,月响两枚白龙,两百的启钱,还包食宿,衣服,被褥。

    伍长月响五白龙,什长十白龙,职位越高,获得的钱响也就越高。

    除了钱响,每次战后战功有盈余的队伍还有封赏。

    伤有补助。

    亡有赔偿。

    就权益这一块,张启考虑的十分周全。

    这也是为何他的军队战斗力如此之强的根本原因。

    他们以命博,张启足粮足响,十分透明。

    军,政,宗,三位一体。

    张启不敢保证绝不出现贪腐,但有一个神灵的注视,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绝对是低的,起码在他活着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