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影卫

    386.影卫 (第1/3页)

    如今的辽地,各项措施都很齐全。

    所以足够他人谋生的工作岗位也是极多。

    像最主流的就是建筑工人,工厂员工。

    这两种职业,几乎给张启治下千万人口中的百分之三十提供着谋生的需求。

    而比这两种职业更多的便是农人了,几乎占据着重要地区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多。

    但农人也并非完完全全都是农人。

    农闲时,他们也会化身一些其他岗位的临时工,赚取一份田地之外的产出。

    清洁工,伐木工,打煤工是提供临时岗位最多的工作。

    自从张启拿下太原后,得益于山西及其丰盛的煤矿储备,蜂窝煤这种比木柴更加耐烧且便宜的燃料几乎是瞬间就取代了各地的燃料市场。

    而配套出来的蜂窝煤炉产业也得以兴盛。

    别看辽地的各岗位酬薪丰厚,但在几乎日新月累的兴新产品的笼罩下,这些从各钱庄流出的货币又很快的会有一部分从官营的坊市中流回国库,而后又再度重复,保证着张启治下的货币健康。

    除了官营坊市外,张启治下虽然不抑商,但商税却是所有税种中收取比例最高的。

    虽然这样做有利有弊,但就目前的态势来看,商税的高比例收取所带来的利处远远高于弊处。

    在没有完善的体系制衡前,张启还暂时没打算将‘资本’这头洪水猛兽放出来。

    这些年张启的重心都放在生存以及拓土上,关于内政,依靠的是信仰所附带的团结力以及动员力。

    如今天下大势基本已成定局,他的目光自然也要从外转向内,继续靠着信仰那套不能说不行,但是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弊大于利的。

    这一点,从那日张启亲眼见到父弑女的那一幕就明白了。

    虽然说他在的时候,信仰这柄双刃剑能够被他玩转自如,毕竟这解释权牢牢的在他手中握着,施展出来的神迹也是实打实。

    但是以后呢?

    前面就说过,他不想变成与世长存的疯子,那样的他不会是他,所以为了后世着想,他也要做出变化了。

    这些年里,他便一直在深耕军队中的文化。

    正宣队,正卫队伍都是他一手促成的,用保家卫国的信念逐渐去取代最初对神的信仰。

    这是一件水磨工夫,但是开头还不错。

    而对民,近些年对神灵的宣传少了,正宣队伍的奔走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