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兰芳罗家大姐头

    第十二章、兰芳罗家大姐头 (第2/3页)

超大型土楼。

    但如果算是城寨的话,那就算是非常小形的城寨,规模放在清国顶天了就是个小县城。

    围楼内只有两条十字相交的大街。

    两条大街的交汇处。

    就是当今兰芳大统制共和国的总长罗芳伯的府邸。

    虽然说兰芳共和国名义上的首都在东万律,但是因为这个兰芳国本就是几个嘉应州的客家大族的联盟。

    因此兰芳说是一国。

    但是这个国家没有军队,没有政府,实行的是宗族家法,也就是说。

    这个兰芳国说是一国。

    其实就类似于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准确的说是宗族联盟。

    就以号称“坤甸王”的罗芳伯为例。

    他手下的那些甲太们,无一例外都是嘉应州罗氏宗族的人。

    宗族聚族而居,是许多南方汉人的传统,尤其是在嘉应州这样的客家人聚居的区域。

    宗族抱团才能争夺生存资源。

    这种宗族聚族而居的模式。

    也同样被客家人、潮汕人、广府、闽人带到了南洋。

    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能非常方便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组织,以组织的力量才有可能在南洋和当地的土著争斗。

    但是宗族也有局限。

    那就是只能有小规模的组织,想要扩大组织规模,就必须要打破以血缘为核心的纽带——但是这样一来宗族也就不是宗族了。

    像是现在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这样的模式。

    也许就是宗族抱团的最高形式了....

    “明王....”

    屋子里。

    兰芳共和国的缔造者,坤甸王罗芳伯皱着眉头坐在太师椅上,手搭在一旁的红木茶几,手指不自觉的轻轻敲击着桌面。

    罗芳伯身材不算高大,但是颇为壮硕,今年只有三十九岁的罗芳伯方脸圆耳,皮肤黝黑,看起来要比他实际上的年龄要大一些。

    在他旁边的桌面上摆放着两张打开了的信笺。

    其中一张是用荷兰语和汉语双语写的。

    另外一张则是用汉语写的,下盖大印“明王宝印”。

    “大哥,您说着明王是什么来头,一战斩八千,其中还有两千荷兰人!现在荷兰人居然要我们也一起出兵去对付他...”

    一串银铃一般的声音响起。

    这是罗芳伯一母同胞的妹妹罗芳梅。

    年约二十三四。

    是整个西婆罗洲远近闻名的大龄剩女。

    这倒不是罗芳伯的妹妹长得丑,嫁不出去。

    实在是这位罗芳梅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