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张良之谋,刘邦野望

    第047章 张良之谋,刘邦野望 (第2/3页)

异姓王,有兵将,还三心二意。

    其他将领,为功劳大小和赏赐的多少争斗不止,如果安抚不当,就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作乱。

    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燕王臧荼、临江王共尉两位被项羽所封的诸侯王率先被平定;韩王信联络匈奴,刘邦亲征匈奴,被匈奴大军围在白登,史称“白登之围”,后来得到无垢帮助得以脱身,其后韩王信叛逃匈奴被带兵诛杀、赵王张敖因部下谋反而被废为侯;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发兵讨伐。

    但陈平却反对,他说楚国兵精粮足,韩信又善于用兵,发兵很难取胜。他建议刘邦以巡游云梦为借口,让各诸侯王都到陈县,到那时韩信一定会来,然后再抓他问罪。

    刘邦依计行事,果然将韩信抓住了。

    韩信听到对他的指控,大声喊冤:“范蠡说的果然不错:‘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刘邦将韩信押到了洛阳,但又没有明确的证据,便释放了他,但降成了淮阴侯。这使韩信怀恨在心。

    韩信谋划让陈豨在外地反叛,使刘邦亲自前去平叛,然后自己袭击留守都城的太子和吕后。

    但还是事情败露。吕后采用了萧何的主意,将韩信诱骗入宫抓捕,最后被斩于长乐宫钟室,留下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

    梁王彭越、淮阴侯韩信被废后皆因吕后而遭至惨重下场。

    随后淮南王英布起兵,刘邦晚年带病征讨英布时,曾对镇守关中的萧何不放心,萧何后来听从他人建议,霸占百姓田产、自污声名而被下狱,刘邦醒悟后将其释放,以为樊哙谋反,担心他助诸吕作乱,后樊哙因陈平的保护而幸免。

    刘邦杀白马为盟,与诸将订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史称“白马之盟”。

    周勃、灌婴、夏侯婴、雍齿、项他、陈豨、英布、共敖等人相继死去,民间开始说刘邦“诛杀功臣”。

    刘邦宠爱戚姬,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惠帝)而立刘如意,为了皇权的巩固,刘邦费尽心机。

    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又中了箭伤,到了长安病情加重,刘邦崩于长乐宫,燕王卢绾因刘邦驾崩又畏惧吕后,不得不逃往匈奴,刘邦葬于长陵(在-陕-西-咸-阳),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而现在韩信被项羽斩杀,萧何忠于王政,樊哙保护刘邦战死,不过现在张良找到刘邦又会发生什么,还是白登之围和白马之盟还会不会发生,毕竟在王政的安排之下,匈奴被打怕了,匈奴此后数十年不敢南下,哪怕那长城无军驻守。

    …………

    刘邦带着巨大的野心,跟随少年前往张良所在之地,开始自己的帝国崛起第一步。

    而王政来到邺城提诗:剑拔弩张又何妨,华夏何曾惧豺狼,众志成城担国难,横刀立马斩烈强,万里山河皆热血,神州遍地好儿郎,何惜百战穿金甲,纵死不敢愧炎黄。

    因为王政的回归,很快就结束了项羽为首叛乱。

    邺城!

    已赵姬和胡亥为首,一些活下来的赢氏,百官加上一些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