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明朝:朱翊钧的一生

    第151章 明朝:朱翊钧的一生 (第1/3页)

    ——书接上回——

    徐秒云看着朱棣说道:“朱翊钧经过一“病”30年,他把明朝拖入绝境!”

    “病?他得了什么病?”朱棣其他得问道。

    朱翊钧,自称禹斋,庙号神宗。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母为贵妃李氏。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6岁被立为太子,并于隆庆六年六月即位。因明王朝政治腐败,财政枯竭,危机四伏,朝事主要依靠内阁大学士张居正。

    其在内政方面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饬,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练兵。

    朱翊钧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后因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上朝。

    朱翊钧在继位的前十年,奋发图强,使明王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促使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间十年其由勤变懒,加之沉溺酒色、财货的病态心理,非但未能使明朝中兴,相反却把明朝推向绝境。

    后人评论朱翊钧“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

    “什么,大明亡了?不是说于谦给大明续命200多年吗?”朱棣惊讶得问道。

    朱翊钧本来是可以成为一代明君,却沉溺酒色、财货的病态心理三十多年不上朝,他小时候就在太监冯保得监督下在天还没有亮就起床读书,在朱翊钧十岁即位以后自己父亲留下得顾命大臣就剩下张居正。

    军国大事全部交给张居正,张居正用了十年时间全力推荐一条-鞭法得新政,同时张居正在军事上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练兵。

    在李成梁镇守倭-寇入侵,经过张居正的新政让明朝变成积富可用十年,到朱翊钧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

    在为民族和明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张居正去世以后,朱翊钧主持了万历三大征,哱拜和哱承恩父子在宁夏银川反叛(哱拜是蒙古鞑靼部人,降明以后做副总兵。他的儿子叫哱承恩,承袭父爵,做了指挥使),朱翊钧果断决定平叛。派去平叛的军队攻打了几次都没有取胜,万历皇帝又派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为总兵,率军平叛。李如松派人决黄河水灌城,城外积满了水,城被冲开一个口子;李如松乘势下令攻城,一举平息了哱拜之乱。

    从万历二十年到二十七年,朝-鲜遭到日(倭寇)本侵略,王京陷落,八道失陷七道,仅靠近明朝边境义州一带尚存。

    朝(zhao)鲜危急,请求明朝援助,“请求援助的使者,在路上络绎不绝”。朱翊钧鉴于唇亡则齿寒,决定派兵到朝(zhao)鲜,援朝抗倭。这场战争时断时续,前后进行了七年多。

    最后,倭寇因丰臣秀吉去世,将侵朝倭寇军撤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