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明朝:朱翊钧的一生

    第151章 明朝:朱翊钧的一生 (第2/3页)

朝(zhao)鲜,明军战胜而归。

    因为常年的战争对明朝的财政造成了十分沉重的负担,经过张居正新政得到的财富也在万历三大征之中烟消云散,朱翊钧开始让太监担任矿使,四处搜括民脂民膏,导致多年后辽东地区后金崛起,开始不断南下大明。

    三月,萨尔浒之战,明军四路大军,三路全军覆没,丧师九万,败局遂成。辽东战争每年约需银四百余万两,朱翊钧为了应付这笔庞大的军费,自万历四十六年九月起,先后三次下令加派全国田赋,时称“辽饷”。

    明末三饷(辽饷、剿饷、练饷)加派开始。

    加派非但无济于事,反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朱翊钧自己也因此情绪低落,愁眉不展。

    朱翊钧导致民怨沸腾,终于在萨尔浒战役之中大败,导致大明开始衰落,之后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身体虚弱,每况愈下。

    明末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倾轧。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名目众多。

    在东林党争无休无止之时,由于明神宗私爱贵妃郑氏之子、福王朱常洵,坚持其王府庄田“务足四万顷之数”,才肯让其出京之国,于是在朝廷又掀起了一场长达七八年之久的福王庄田之争。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日酉时,又发生了晚明历史上著名的梃击案,作案的是一个名叫张差的蓟州男子,史称“梃击案”。

    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朱翊钧不再接见朝臣,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

    至于贪财一事,朱翊钧他在亲政以后,查抄了冯保、张居正的家产,就让太监张诚全部搬入宫中,归自己支配。为了掠夺钱财,他派出宦官担任矿监税使,四处搜括民财。

    万历中期后虽然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之后并没有宦官之乱,也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朝内党争也有所控制,万历对于日军攻打朝鲜、女真入侵和梃击案都有反应,表示虽然忽略一般朝政,还是关心国家大事,并透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朱翊钧因长期酒色无节,加上辽东惨败,国事困扰,终于病重不起。七月二十一日,神宗在弘德殿去世,终年五十八岁。二十二日发丧,二十三日颁布遗诏,命皇太子朱常洛嗣位。

    …………

    “可恶!该死的朱翊钧,张居正这样的能臣他居然敢害他!”朱棣听完以后大骂起来。

    “是啊!张居正旧病复发,虽然屡经名医医治,但是张居正自己也知道,自己“精力已竭”,“不过行尸走肉而已”!

    徐秒云无奈说道:“朱翊钧在都察院参劾张居正的奏疏中批示道:“张居正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管制言官,蒙蔽我聪明。专权乱政,欺骗主上忘恩负义,谋划国家不忠。本会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