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请医同归

    第525章 请医同归 (第2/3页)

至于菜品丰富程度和味道嘛,想要在京城能做得下去,自然也是需要两把刷子的。

    ——

    大庸如今不仅有威名,也有文德仁厚之名,可以说是让外邦既敬又畏也仰慕的地方。

    谭元裳出去行商,不论是去南邦还是往西域,亦或是北方草原,甚至是东北晏方之地,所过之处无人不是对他恭恭敬敬,甚至有一国之君王要与其同坐,而他也颇有处世之道,从来不会倨傲,做事也向来得体。

    可以说大庸虽有武力,但礼仪文邦的名头少不了谭元裳的功劳。

    当然,第一批开辟商道的机遇,自然也是让谭氏赚得盆满钵满,毕竟论及赚钱,整个大庸,甚至是是周边各国都算上,只怕没有人是谭元裳的对手。

    岭东,登州城,仁济堂,此刻谭元裳的身影出现在了这里。

    如今快要到古稀之年的谭元裳依旧精神抖擞,头顶还有较多的黑发,也不是一个经常会待在家的人,几年前谭元裳还亲自去过西域最远处。

    常在外面走是真,对身体的保养也是绝对到位,即便是此时的谭元裳,若非近处细瞧,远远一看也依旧好似不太似个老人。

    身边只两个人的谭元裳来到医馆门前的大街上,抬头看了看。

    “仁济堂!”

    再看向堂内,里面的人还不少,有的买药有的看病,得有十几人。

    船队经过大通河,在登州港暂时停歇,谭元裳便借机来城里了,其实先前他都已经去过一趟月州了。

    这医馆的名气在登州自然是有的,但是出了登州却名声不显,毕竟各类医馆药铺太多了,很多名字也比较雷同,但是医馆中的一位大夫,却有很大名头。

    甚至可以说如今大庸上下就没有多少医者不知道他的名字的,甚至是外邦仰慕大庸文化和医学的人也知道他,那便是胡匡明。

    《奇疫论》一书可谓是既有自身体悟的独到之处,是古来集瘟疫治疗的大成之作,不但涉及医学也涉及管控,为学医者必看书录之一。

    书中将史上一些有关瘟疫的医学记述也收录其中,更是有岭东大疫的宝贵经验,随着胡匡明经验和医术的不断增强,其后又出诸多补充版本,也将其他一些疫症加入。

    所以胡匡明在天下医者心中地位颇高。

    谭元裳进入堂内,如他这般气质和衣着的人,当然是立刻吸引了大多数人的注意,一名小伙计马上上前询问道。

    “几位客官要抓药还是看病?”

    旁边人正想说话,谭元裳抬手阻拦,向着柜台后的人拱手行礼。

    “这位小先生,在下姓谭,求见胡老先生,不知他在否?”

    小伙计微微皱眉。

    “想见胡大夫的人每天不得有个百十来个啊,他来的时候自然能见着了。”

    不过柜台后的一个老人却心头一动,替人称药的间隙就多看了来者几眼,在那边询问了一句。

    “可是承天府谭氏的那个谭?”

    谭元裳看向他点了点头。

    “正是!”

    一听到这,老人脸上立刻换了颜色,也带出几分笑容,甚至堂中很多人也都再次侧目,有人更是面露惊色忍不住出声。

    “谭记商号的人?”“谭家人?”

    “那年送来救命船队的那家吧?”

    谭元裳笑而不语,这也是他喜欢岭东的一点,岭东人不忘本,也或许是那年大灾印象实在深刻,将整个岭东就凝聚一心。

    即便是在大庸军中,岭东兵也往往是最具战斗力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