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五十二)

    第五十三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五十二) (第1/3页)

    老爷子生日过完后,家里的另一项重点工程,又要紧锣密鼓的张罗起来了。

    那就是育苗大棚的搭建。

    自家的种子特殊,直接卖是不能利益最大化的。

    育苗而售,方不辜负逆天浓缩液。

    给尤语家交了番茄苗钱的村民们,可不像尤语家去年的露天种植。

    人家都是要用大棚种植,要提前两个月上市的。

    春节前后十天,就是江县菜农们大棚菜定栽的好时候。

    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才是长久之道!

    家里九亩六分地,种了八亩洪山菜薹,普通蔬菜一亩。

    目前唯一闲置下来的,就是尤语最早折腾过的那六分沙地。

    第一年上规模的育苗,这个面积足够用的。

    早前用来种大棚菜的水泥柱和钢骨架,可以做最外层的塑料大棚。

    而大棚里面,尤爷爷规划了两个,六十米长,三米宽,两米高的拱形小塑料棚。

    如果育苗前,白天,双层塑料膜的大棚温度没上二十五度,还可以在小棚里再搭一个更小的棚。

    套娃一般,层层加码。

    用这个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最大程度的与环境共存了。

    种植蔬菜的大县,买大棚建材,厂家还赠送免费搭建服务。

    不过,成本确实不低。

    两个小棚的钢架,加上市面上质量最好的塑料薄膜等零零碎碎,花了她五千块软妹币。

    重大开支!

    尤语琢磨着,除了番茄苗还得再搞点啥来种?

    总不能只花钱不进账(番茄苗钱已收)吧?

    鸟枪换成了大炮,育苗棚的其它配套设施也得跟上来。

    棚里修蓄水池,排水沟,埋水管等活儿,少不了请程师傅他们帮忙。

    看到尤语家风风火火的育苗大业,泥水匠师傅们都羡慕不已。

    金娃娃啊,妥妥的。

    看着杨二娃恨铁不成钢。

    在工程结束的最后一天,杨二娃实在没忍住,红着脸跑到尤语跟前。

    紧张到快爆血管了,一开口却是:“能,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