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一张字条(两更合一求月票)

    第436章 一张字条(两更合一求月票) (第3/3页)

圣上交代。兹事体大,晋王有谋反之心,行忤逆之举,你作为晋王同党,难道真以为死你一人就全家太平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宋佥事一梗脖子,「反正全家都是死,您拿犬子威胁下官,又有什么用?」

    「你一个牢房里做事的,不晓得区别?」徐简反问,「是痛痛快快砍头,还是你亲眼看着他把这里的刑具试一遍?」

    宋佥事闻言,忍不住哆嗦起来。

    他这时候是真的怕了。

    他自己不畏惧酷刑,但他的儿子,他又如何舍得?

    辅国公不会只是说说而已。

    这人上过战场,杀过那么多西凉兵,见血于他家常便饭。

    宋佥事也听说过辅国公的一些「事迹」,能让生身父亲被革除功名、打回原籍,能让同父同母的弟弟被流放千里,这能是善茬?

    「下官、下官……」宋佥事颤着声,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见他心中防线已毁,徐简继续问道:「何时何地、如何与晋王勾结,这些年又为他做过什么,他昨夜如何逃脱,去向何处,一一交代。」

    宋佥事一边哭,一边颠三倒四回答。

    他在先帝晚年就与晋王熟悉,亦支持晋王,只可惜皇位最终旁落。

    这些年晋王没有安排过他做什么,他也只向王爷传达些宫里的消息。

    前几年他还是个小侍卫时,月俸刚够养活一家老小,哪成想父亲与儿子同时病倒,生活一下子就支撑不住了。

    是晋王给了他银子,让他能请好大夫,还拿了不少用得上的好药材给他,才让一家人渡过难关。

    这份恩情下,他自然对晋王忠心极了。

    而这样的晋王,被关进了大牢。

    脱身不能出差池,晋王亦没有把所有计划都告诉他,他只知道自己要做的那一部分事。

    「我把他送到接应的人那儿,再回来这里,等时间差不多了就动手。」宋佥事道。

    徐简问:「时间差不多是指?」

    「定好的时间,下官回来后坐上一刻半就……」宋佥事道,「王爷是这么交代的。」

    「接应他的人是谁?」徐简又问。

    「都穿着夜行衣,没有打灯笼,下官不曾看清他们模样,只知道都是内侍,」宋佥事垂丧着脸,「送到晁阳殿背后,他们再往哪里走,下官当真不知道了,

    知道的都说了。」

    之后,自有其他侍卫负责让他签字画押,等候处置。

    徐简出了大牢,先回去禀报圣上,而后问曹公公借了几个水性好的人,入池子查看。

    晁阳殿再往北走一段路就有一活水池子。

    池水不算特别深,内侍们小心翼翼下水、观察水底状况,最终在连通往护城河的水道中发现了一些痕迹。

    徐简算了下时间。

    李渡离开大牢直奔此处,等出宫、身处护城河里的时候,差不多是徐简策马奔往南宫门的时候。

    确实迟了一步。

    徐简出宫去,确定了李渡上岸的位置,再要搜寻就是茫茫人海了。

    接连数日,京中风声鹤唳。

    官差们密集巡街,城门出入亦森严。

    通缉的文书一道道送出京师,送往各个州府。

    平素与李渡有些往来的官员亦是忙着向圣上表忠心,听过什么、见过什么全一股脑儿交代出来,免得被连累其中。

    只是,李渡本人没有一点消息。

    夜幕降临。

    西街上,香料铺子门口悬着两串红灯笼,点得亮堂。

    参辰走了一趟,给徐简带回来一张字条。

    「他没有见到小的的脸。」参辰道。

    徐简对参辰的身手自是放心。

    打开字条,上头只有两行字。

    一行是一个

    另一行孤零零的一个字:童。

    徐简让参辰也看了字条:「叫上玄肃,先去守备衙门。」

    参辰问:「要知会万大人?」

    「他搜他的,」徐简道,「我们抓我们的。」

    不多时,他见到了万塘。

    万大人疑惑道:「小词胡同?昨儿查问过一回了。」

    「那就再查一回。」徐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