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安置好了一半

    第六百七十二章:安置好了一半 (第1/3页)

    会议的学习、传达内容是今天的天气变化引起变化。

    这次受到影响的不单单是他们这个县、这个市、这个省。

    而是对整个东三省,乃至西北、华北.等众多地区的粮食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减产。

    从而上级要求:截止到80年的时候,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县要建成大寨县。

    努力提升在粮、棉、油、猪的供应.。

    还有就是基本上实现全国农业机械化等。

    韩立听到这里有点无语,现在的科技、运输、供应、机械都不完善。

    种子靠自留、庄稼主要靠农家肥,而且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在依靠人力、畜力劳动,换句话说就是干的越多消耗的越多。

    所以想要这个时间内想要达成目标恐怕.点太过于想当然了。

    可是到时间了怎么办?

    这时候韩立突然想起一百多年前漂亮国那边为了忽悠别人买地搞出的动静。

    例如:1865年漂亮国西部的巨型土豆要用火车来运送。

    例如:西部的普通大白菜、平包菜也获得了大丰收,个头大的都需要火车来运送了。

    例如:一根玉米棒子需要两匹马来拉,西瓜太大压坏了马车。

    例如:加州河流里鱼太多了,一条鱼大的都需要卡车来运送。

    例如:加利福利亚的野兔比人还大,而且容易抓获,试试打一只烤着吃,味道好极了。

    例如:还有巨型洋葱、巨型胡萝卜等等,漂亮国搞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如了。

    .

    韩立还在回忆漂亮国那边在百年前曾经搞出的这些事,县礼堂里面已经响起了主席台上都压制不住的窃窃私语声。

    韩立他只是听说过,就知道是如何如何的艰难、不容易。

    但是他本身并没有经历过这种事,现在听身边的人一唠叨他就明白了。

    原来上次学大寨是在六几年的那会,当时正值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时期。

    工业方面不知道,但是农业方面县里面依葫芦画瓢直接学了个全套,按部就班的跟着大寨同样来了个一、二、三。

    所谓的一、二、三就是指,每年每个县里的领导最少下地一百天,公社的领导下地二百天,各个村的村长、大队长则是三百天。

    一年365天,所有单位、所有的机关干部成员,除了处理日常工作、学习和阅读文件,还有参加必要的活动、会议之外,每三天最少要去参加一到两天相关劳动。

    为了实现一、二、三,所有干部、职工都有一本劳动手册,在那里劳动等干完活之后要请当地的管理人员登记在册。

    县里面的领导会按期检查、统计,随后会公布在墙壁的黑板上。

    第一次太差的人会给予一定的处分,第二次就会调离原有的工作岗位,第三次.没有人有第三次。

    于是在当地就形成了无论春播、夏锄、秋收,到处可见汗流浃背的干部职工与村民一起下地干活的场景。

    这还不算完,哪怕这里到了冬季大雪纷飞的时候,按照惯例大家应该进入猫冬的时候。

    县里面的这些单位的干部、职工为了完成每年应有的劳动天数,他们会拉着村民一起在冰冻三尺的季节,在河道上、田地中开始兴修各种的水利工程。

    干部、职工、村民所有人都没闲着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