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做官篇2

    第194章 做官篇2 (第3/3页)

快救火啊!”

    扶晓抱着半桶水,气喘吁吁地从后院跑来。

    他原本在后院的菜地里浇水捉菜虫的,突然就看到厨房的方向升起浓烟,吓的差点魂都没了。

    于是急急忙忙地提水来救火,就看见姜长安和李书深俩人灰头土脸的愣怔着,不会没救了吧?!

    那倒不至于,姜长安知道火烧不起厨房,因为木柴根本燃不起来,不然就没有滚滚的浓烟了。

    也没有外物可以让火蔓延不是。

    姜长安摸了把脸,却越抹越黑,有点挫败地坐到屋檐下,无语至极。

    她要说不会烧火,扶晓会不会崩溃?毕竟原主做了老多年的饭都是自己烧的火。

    “我想帮忙烧火来着,结果就变这样。”李书深也好无奈,紧跟着坐到姜长安的旁边,完全不修边幅,不顾形象。

    扶晓目瞪口呆,还以为两人打架拆厨房呢。

    “姜长安!走水了吗?!没出事吧?!”右边的陶大娘突然发现扶家的冒出的浓烟,吓了好大一跳,,紧张兮兮地大声追问,声音都是抖的。

    呼啦啦的,从她家里又跑出来一堆人。

    火灾可不是闹着玩的,风一吹,幅员辽阔,能摧毁一切东西。

    左边的青姐听到了陶大娘的惊恐声,也跟着出来一探究竟。

    然后,两家人都看见了姜长安的狼狈模样。

    姜长安也就算了,但那位贵公子黑乎乎的脸就让人很意外。

    不过看几人没怎么在意的样子?想来没大事吧?

    “没事大娘,烧不起来。”姜长安摆摆手。

    “啊!那就好,用不用大娘帮忙?”几孩子挺不容易的。

    平日里,左右两家邻居倒是很照顾姜长安姐弟。

    一来,两家人都是外来户,曾经没少受扶大东的恩惠。

    二来,他们离的近,比较了解姜长安的为人,她其实并没有村里人说的那样坏。

    大多时候被人冤枉陷害而已。

    但,又能怎样呢?世道如此,他们想帮也帮不上手。

    都是老实人,没能力没地位就没话语权,不然也不会住到偏僻的村尾来。

    “倒是有件事,想麻烦下大娘,你家有没有空闲的大陶罐?能装一两百斤的那种,要七八个,借用几天。”

    刚好遇见陶大娘,姜长安也就顺便开了口。

    “嗨!你说的那种不能叫罐,得叫缸咯。唉,可巧了,你大生哥前几天刚烧了十个两百斤的酒缸。

    本来是人家订好要取走的,后来…唉,反正没卖掉。

    你要用就都搬走吧,还回来也不急,唉…”

    陶大娘唉声叹气的进了自家的屋,随后听见她吩咐道:“大生,给你姜长安妹子把缸搬过去。”

    “好的娘。”陶生憨憨地应着。

    陶家也没问姜长安借缸的用处,就同意把缸借出去了。

    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十个呢,对农家人来说价值非常高了。

    又见平日里开朗的大生嫂子都低沉了下来,抱着一岁多的孩子连多余的话都没有,默默地进了屋。

    还有陶生的两个妹妹。

    大的那个沉默寡言,刘海遮住她大半张脸,听说是毁了容,平日里还总是低着头,原主都不知道她的真面目,她比原主大两岁。

    小的才十二,整个人都黑俊俊的跟个非洲人差不多,但特别乖巧。

    如今一家人的身上,无不散发着被现实打败的无奈气息。

    怪不得陶家最近气氛低迷,陶大娘忍不住时,还会经常叫骂几声发泄一下。

    原来是谈好的生意吹了。

    陶家是十几年前逃荒来的扶山村,原本前头还有两个儿子,却全死在逃荒路上了。

    所以陶大娘大爷其实岁数很大,但陶生却很年轻。

    陶家本靠着制陶的手艺,按说生活应该还过的去。

    可陶大爷是个药罐子,生活也艰难。

    等陶生出师后,家里要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

    除了药不能断的陶大爷,娶了媳妇生了孩子要养,还有两个妹妹要嫁妆…

    反正陶家一直都这样不上不下的,吃不饱也饿不死。

    这样的处境却还能对外人伸出援手,姜长安是佩服的,也承了情,会还。

    “大生哥,我来搬。”大龄的高级军官称之哥,拜服吧。

    姜长安还叫的挺轻松,那可谓朗朗上口啊。

    姜长安就着院里装水的盆子,胡乱洗了把脸,就跑到隔壁去了。

    李书深也随即跟着起身,换了盆水洗了脸,去隔壁。

    烧不了火,搬运东西总简单了吧?!

    扶晓看两人看都没看厨房一眼,都拍拍屁股走人,只能自己进去厨房。

    好在,里边的烟淡了很多,但味道还是很呛鼻。

    待他捂着嘴巴靠近灶台,往里一看,好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