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八章 血的代价?呵,我决不允许——

    第六二八章 血的代价?呵,我决不允许—— (第1/3页)

    ——许褚真的死了!

    当那传信的兵士颤抖着,再度重重的颔首确定时。

    曹操纵是有再多的质疑,口中吟出再多的不可能,这一刻…也再没有任何意义!

    “许褚,孤的虎侯,他…他真的死了?”

    当曹操吟出这一句时,眼眶中闪过的一幕幕是他与许褚的故事。

    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他们主仆间的故事啊。

    那是赤壁战败,许褚最是伤心,他哭泣不止,曹操却走到许褚的面前。

    他像是安抚一个小孩子般去安抚许褚。

    ——“堂堂男儿,铿铿虎将,流血不流泪,胜败乃兵家常事!许褚,去…击鼓升帐!”

    这是曹操这辈子最温柔的一次…

    可许褚却哭的更利害了。

    ——“丞相,我的三千个弟兄全死光了!我…我对不住他们!我对不住丞相!”

    许褚的眼泪止不住的流淌,曹操却一把将他拽到身前来,双手重重的撑着他的胸。

    语气则是变得愈发急促,“你不是还活着么?你活着,我做梦都能笑醒了,死了三千兵算什么?我再给你三万!”

    说到这儿,曹操用最严厉的眼神凝视着许褚,嘴里却说着最温柔的话,“笑一个,笑——”

    许褚笑了,曹操也笑了,只是…许褚这笑却比哭还难看。

    这一幕闪瞬而过…

    满是战败后的温存。

    下一个画面,却是许褚将一颗血琳琳的头颅就在公堂上抛给曹操。

    “许攸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主公,我令他住口,这小子竟然把头伸过来让我砍他,如果我不砍他,我就成他孙子了,我一怒之下就砍了这颗狗头!”

    曹操尤记得,这是在攻破邺城后…许褚怒斩许攸后,信誓旦旦的去告知他时。

    那时…听到许褚这么一番话,曹操整个都惊住了,他嘴上无比冷冽的说,“你把许攸砍了…许攸是我多年的好友,咱们破袁绍取冀州他立了头功,你把他砍了?反了,反了…来人,把许褚给我退出去斩首示众!”

    嘴上说着最狠辣的话语。

    可曹操心里却在想。

    ——『仲康啊仲康,你砍得好啊,你是做了我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儿!但…许攸是功臣,我又不能不惩罚你!放心,会有人替你求情,孤哪里舍得砍了你呢?孤爱死你了!』

    这一副画面再度传来的时候,仿佛…许褚的模样,他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自己的面前,像是镶嵌在了他的脑海。

    他仿佛听到了许褚临终时呐喊着,要传到他曹操耳畔中的话:

    ——『死在战场上,死在关云长的青龙刀下,痛快!痛快!哈哈哈…』

    ——『大王,末将真的尽力了!只恨末将将死,再也不能护大王安危了!』

    ——『大王你逃出洛阳了么?若逃出了,终,褚保得大王无恙!』

    这些冥冥中的声音一句句的传到曹操的耳畔。

    泪水,如断线的珠子,从这位一代枭雄的眼角滑落,滴在那冰冷的地面上。

    曹操的哭泣声,从最初的低沉呜咽,逐渐变成了声嘶力竭的痛哭。

    “孤的虎痴啊,你我并肩作战多年,你如同我的臂膀,如今你怎能离我而去?你怎会没有突围呢?”

    曹操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悲恸,回荡在这片寂静的官道上。

    这一刻,他不仅仅是失去一位忠诚的勇将,更是失去了长达二十年的战友情谊、主仆情深!

    周围的将士们,看着曹操如此失态地痛哭,也不禁眼眶泛红。

    他们知道,许褚的战死,对于曹操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打击。

    那是他心中的一座山,是他能安睡的坚石。

    如今这座山,这块坚石…轰然倒塌。

    大王…怕是又要梦中杀人了!

    “大王…”程昱的神色也很凝重,他再三回望向洛阳城的方向,然后语重心长的劝道:“人死不能复生,大王若是不能振作起来,不能逃离这里,那…那虎侯就白死了!白死了!”

    随着程昱的话,周围一干亲卫齐齐拱手,齐声劝道:

    “大王节哀,大王当振作起来——”

    这一刻,夕阳的余晖洒在曹操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在经历了茫然、无措、悲恸、感伤、回忆之后…

    他的哭泣声渐渐减弱,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

    他缓缓站起身,眼中再度闪现出坚定的神采。

    是啊…

    即使失去了许褚,他也必须继续前行!

    许褚本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死掉了…

    程昱说的对,若不能逃离这里,那…虎侯就白死了!

    “关…关四!”

    狠狠的吟出这个熟悉的称呼,曹操狠狠的转头,“走…走,退往关中!退往长安,终有一天,孤今日失去的要十倍奉还!”

    “关四,哼,孤早晚一天会回来的——”

    随着这最后一声“狠话”,曹操再度翻身上马,这支用许褚与无数虎贲军士的性命换得的一线生机的队伍,又一次踏上了征程。

    带着仇恨,带着不甘,带着深深的怨念。

    倒是他们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愈发孤独而坚定。

    …

    …

    北邙山下,沿着两、三里连绵的山道,数不尽的人厮杀在一起。

    杀红了眼的魏军兵卒,疯狂的将他们手中的矛戈剑戟挥向眼前的泰山军。

    而无论是泰山军还是臧霸,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无论是魏军还是夏侯惇,都已经是强弩之末。

    或许最开始时,夏侯惇还有机会逃跑,可现在…呵呵,跑?他还能跑到哪呢?

    这位大魏的大将军注定要与他的残兵被钉死在这里。

    越来越多的泰山军围拢了过来,他们训练有素,每每魏军兵卒想要奋起突围时,他们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