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章邯:我把自己还给送出去了(三合一)

    第七十五章 章邯:我把自己还给送出去了(三合一) (第1/3页)

    赵郢很自然地凑上去,在始皇帝身边跪坐下,伸手接过始皇帝手中的奏疏,仔细地看了看。

    “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我觉得可以交给朝中博士,稍微润色一些,主要是解释一下这项政令的目的,就是要成全他们的请求,同时惠及大族中的每一位年轻子弟,让更多的人感念大父和朝廷的恩德……”

    始皇帝挑着眉瞥了他一眼,忽然笑骂道。

    “就你鬼点子多——”

    骂完之后,始皇帝轻轻地摇了摇头,一脸正色地指点道。

    “可以做,不过没有必要,郢儿,你要切记,为政治国者,首要的,就是堂皇大气,不可沉溺于小聪明小伎俩,我们就是要推行推恩令,至于其他,自在人心,言辞修饰,于事无补,有时候反而会平添许多不必要烦扰,显得朝廷小家子气……”

    赵郢闻言一怔,旋即惊出了一身冷汗。

    自己刚才所言,跟又当又立有何区别?

    身为普通人,又当又立都惹人厌弃,身为朝廷,若是又当又立,又让天下百姓怎么看待?

    他这时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前世的时候,越是重大的事件,信息量越少的原因。因为很多事,不需要解释,只需要通告。

    譬如现在的推恩令,通告天下推行即可。

    至于其他,没必要!

    赵郢站起身来,老老实实地冲着始皇帝躬身施礼。

    “多谢大父指点……”

    始皇帝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这都是些分寸拿捏的小问题罢了,以后慢慢跟着学,自然也就会了,你刚才所言的推恩令,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赵郢难得地汗颜了一回。

    毕竟,始皇帝口中所言的大智慧,也不过是自己拾前人牙慧罢了。真要说起来,自己除了这一世莫名拥有的过目不忘和强横的身体之外,依然不过是前世那一个普通的少年。

    想通这一点,他心中越发谨慎,不敢有丝毫的妄自尊大,自以为是。

    抛却具体的技术,古人的智慧,丝毫不弱于后人,甚至因为自身技术手段的限制,还更深广了几分。

    “尔等今日出去之后,不可提此间事,尤其是皇长孙郢关于推恩令的建言,朕不希望外间有半点的传言……”

    始皇帝目光平静深邃地审视着大殿里的所有人。

    “臣明白——”

    包括老将军王翦和中车府令赵高在内,大殿里所有人都郑重其事地躬身应诺。

    始皇帝的话,虽然说得云淡风轻,可是真会死人的。

    上一次,始皇帝看到左相李斯出入车马鼎盛,认为太过张扬,没想到第二天话就传到了李斯的耳中,李斯凛然而惧,马上就削减了自己出入的仪仗。

    于是,始皇帝屠尽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

    今日始皇帝特意叮嘱,谁敢等闲视之?

    老将军王翦找了个由头,躬身告退了。他庆幸今天来了此处,又宁愿自己没来,一路走去,心中念头翻转,不知道该是庆幸还是无奈。

    王家躲了那么多年,还是被始皇帝强行拉进了漩涡。

    章台宫里。

    赵郢只能老老实实地跟着始皇帝学习处理政务。

    基本上始皇帝每批阅一次奏疏,都会让赵郢先草拟批复,然后拿回来,跟自己的批复对照。

    甚至,有时候,还要细细地掰开揉碎了给他指点几句。

    很显然,因为赵郢的存在,严重拖延了始皇帝批阅奏疏的进度,但始皇帝始终神色淡然,很有耐心。

    赵郢这才明白,这位鬓发斑白的老人,肩上到底担负着什么样的重任,平日里的工作量又是何等的繁重。因为那些奏折,大多都引经据典,又各有心思,一不小心,就会落入语言陷阱之中。

    倒不是那些各地官员敢给始皇帝下套,而是他们都站在自己所管辖之的立场说话,看到的都是自己辖区一时一地的困难,笔墨间,自然极力陈述当地遇到的问题,力争能得到朝廷的批准和支持。

    而始皇帝却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谁准谁不准,谁先谁后,又或者是打多少折扣,都需要仔细斟酌。

    要想从这纷杂的信息中拨冗见真,做出最恰当最合适的判断,真十分考验一个人的心智和经验。

    始皇帝几乎是每天都在和这些人斗智斗勇。

    看着始皇帝年仅五十,就已经头发斑白的双鬓,和眉宇间深深的疲惫,赵郢忽然对自己的愚笨有些羞愧起来。

    若是自己能帮着处理些日常的政务,让这位老人能得片刻喘息的机会,那是不是能够避免他身体早早垮掉的结局?

    想到这里,学起来,越发认真起来。

    看着变得越发投入的赵郢,始皇帝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这孩子虽然偶尔会出些颇显幼稚的念头,但是性情跳脱,思路灵活,如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眼中几乎没有任何的条条框框,真的是一位好坯子。

    跟他比起来,不要说自己那个稍显平庸的十八子胡亥,哪怕是曾经被自己寄予厚望的长公子扶苏,也有所不及。

    所幸,这具身体,应该还有点时间。

    看着伏在案头,不时沉思蹙眉,学着批阅奏疏的赵郢,始皇帝目光越发深邃期许起来。

    午饭是在章台宫吃的。

    赵郢亲自下厨,给始皇帝做了一碗瘦肉粥。

    炒了韭菜炒鸡蛋,又做了一条始皇帝极喜欢的清蒸鱼。

    眼看着始皇帝胃口大开,比平日又多吃了几口,赵郢脸上的笑容越发明显起来。这段时间,跟着始皇帝,他自己可以觉得出来,自己从自己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始皇帝的饮食之后,始皇帝的气色已经明显比以前好了许多。

    身体在变好!

    在赵郢看来,这是一个极为积极的信号。

    若是有可能,他愿意始皇帝能够长命百岁,自己也能像那些穿越之后,天天想着躺平的其他主角一样,舒舒服服地当几十年的咸鱼皇长孙。

    吃完饭,始皇帝靠在上次从赵郢那边带来的小椅子上,闭目养神,赵郢非常自觉地凑过去,轻轻地帮始皇帝捏起了肩头。

    始皇帝脸上的神色越发放松惬意起来。

    从外面回来的黑,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笑意,赵高觉得再这么下去,不要说十八公子胡亥,就算自己,都有些危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