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为瑞不宜多

    第八十三章 为瑞不宜多 (第2/3页)

笑,不置可否,悠然起身。

    “如此,良便告退了……”

    望着张良离开的背影,赵高目光深沉,默然不语。

    ……

    甘泉宫。

    虽然外面雪花飘舞,地上已经一片晶莹的雪白,但寝宫里面,却是温暖如春。因为赵郢识破谶言真相,而放下一块心病的始皇帝,觉得身子都轻快了几分。

    刚刚已经连夜召唤了少府令史禄和治粟内史,让他们提前做好雪后赈灾的问题,尽量减少因寒冷而造成的人员伤亡。

    此时,他穿着一身宽松的长袍,躺在摇椅上,神色悠然地看着手中的一份竹简,接待着早已经等待了多时的黑。

    “陛下,我已经派人反复对比核实过,那青石板上的字与那封书信上的字,从笔迹上来看,十分相似——”

    黑的话,让摇椅上的始皇帝动作不由一滞,眼睛第一次从竹简上收回来,看向垂着手,恭敬地站在不远处的黑。

    “你怀疑那封书信是郢儿写的?”

    始皇帝眉头微蹙,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可思议。

    “没有陛下的旨意,我们的人没敢随意翻看小公子书房中其他的笔迹,但若无意外,那书信应该就是小公子所写——亦或者是小公子亲自执笔……”

    始皇帝不由眉毛高挑,按着扶手,从摇椅上站起身来。

    “这个臭小子,竟然连朕这个大父都敢骗——”

    一想到,赵郢这个狗东西,在自己面前装得跟没事人似的,始皇帝就忍不住颇有些气恼地骂了一句。

    不过,嘴上虽然骂着,但眉眼间,早已经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膝下又得一麒麟儿——就是不知道那一心奉写信之人为师的淳于越老先生,知道那书信出自皇长孙之手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会是何等精彩……”

    始皇帝闻言,不由哈哈大笑。

    “明日一早,不妨跟朕一起去看看那臭小子……”

    ……

    十八公子府。

    望着夜色中洋洋洒洒,越下越大的雪花,胡亥眼中难掩兴奋的神色。

    终于下雪了!

    终于到了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刻!

    他几乎要迫不及待地冲到宫里去,告诉自家阿翁,我,胡亥有办法解决咸阳黔首烧火取暖的问题!

    他几乎已经可以预见到,自家阿翁脸上那满意赞许的笑容。

    不过,不急。

    要稳住,这样才符合自己十八公子的气度。

    当晚,胡亥兴奋地半夜都没睡着觉,不时就要身边的下人到外面看一看,大雪下到了什么程度。

    一直到下半夜,也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梦中,大雪纷飞,压塌了无数房屋,咸阳城内,无数人正冻得瑟瑟发抖,自家阿翁,正愁眉不展。

    然后,自己大手一挥,无数的煤球,流入咸阳,震惊了朝野。

    哪怕是睡着了,他脸上都掩饰不住自己的笑意。

    ……

    扶苏公子府。

    望着窗外越下越大的雪花,赵郢忍不住眉头紧蹙。

    今年的冬天,来的太早了些,按照往年的记忆,像这样寒冷的天气,一般还要推后一个多月,差不多要到十一月中下旬,才会遇到这样的天气。

    “唉——”

    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穿越时间越长,他越知道,这个时代百姓的艰辛。这场大雪一下,老百姓的日子恐怕就更难熬了。

    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棉袄,没有羊毛衫,也没有羽绒服。

    那些有钱的贵族,冷了,家里可以烧起上好的木炭,捧着暖烘烘的手炉,穿上保暖性极强的丝绸以及皮毛大氅抵御严寒,寻常的百姓,就没那么好过了。

    粗布麻衣冷如铁。

    手头宽裕些的,还能烧些柴火取暖,家庭贫困些的,就只能在怀里塞几把枯草柳絮,咬着牙关硬熬了。

    这一场大雪下去,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撑不过去了。

    可惜,自己目前有心无力,即便是知道一些后世御寒的手段,也无计可施。

    打不通河西走廊,平定不了西域,解决不了匈奴,棉袄和羊毛衫无从说起,就算是大秦的老百姓不挑剔,不嫌弃那些没处理过的羽毛的异味,想穿羽绒服,一时半会也没有什么办法。

    连人都吃不饱,哪里来的余粮喂一些鸡鸭鹅?

    在这个时代,谈规模养殖,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基本上靠得还是寻常的农家养一些,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别说做羽绒服了,鸡蛋都供不上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