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昔日的将军,回来了!

    第一百零七章 昔日的将军,回来了! (第2/3页)

孙,语气有些莫名。

    “将军轻骑突进,深入敌军腹地,就不怕后方生变,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赵郢淡淡地挥了挥手。

    “将军放心——”

    李信也不在说话,只不过,在赵郢攻克楚国都城郢之后,李信缓缓地捏起一杆旗子,重重地插在代表着郢陈的圆点上。

    这是他当年安排的后路,二十万大军的粮草几乎尽数囤积在郢陈之地!

    昌平君的反戈一击,打乱了他的所有部署。

    昔日一幕,锥心刺骨。

    李信脸上看不出表情,但捏着旗子的手指关节,却早已经因为用力过度,而有些微微泛白。

    如今,这几乎是他当年伐楚的翻盘,他很想知道,眼前这个皇长孙,面对自己当年的困境的时候,到底怎么脱困而出!

    看了一眼,神色有些异常的李信,赵郢笑着点了点郢,然后用手指在郢城周围画了个圈。

    “我如今麾下有十五万骁勇敢战之兵,又坐拥郢城之险,若是坚壁清野,派遣五万精兵,四下收集粮草,驱赶楚地乱民,向东而行——”

    说到这里,赵郢乐呵呵地抬起头来,看向整个眉头已经拧成一个的李信。

    “李将军,以为何如……”

    李信沉默不语,目光如鹰隼一般,死死地盯着赵郢的布置。

    郢乃是楚国的都城,数代人经营之下,城池高大坚固,不要说二十万大军把手,就算是十万大军驻守,那也是固若金汤。

    至于粮草……

    郢怎么说,那也是一国之都啊,都城内外,豪富之家云集,大军出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之下,想来,楚地贵族与豪富之家,乐意拿粮食买命的不在少数。

    而反过来讲,若是几十万楚国流民以及贵族,被秦军驱赶,迎向项燕、屈定的二十万大军。

    哪怕不用他们当炮灰,但是这几十万人口的吃用,就足够让楚国上下头疼。

    秦军可以驱赶楚国百姓,置之不顾,楚国的王师能这么干?

    其实,当年有一点,李信一点都没算错,那就是楚国的兵力。当年楚国国君负刍拜项燕为大将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凑拼出二十万大军。

    二十万楚军,对上二十万秦军,即便是硬碰硬,楚国也不是秦国这些久经战阵,迫切地期盼着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秦军士卒的对手。

    而楚国顷刻间多出几十万本国流民的累赘,秦军又占据地利,外面还有蒙恬的数万大军为援助,只要站稳脚跟,当年的战局,形势便能轻易反转。

    李信毕竟是秦国的天才级将领。

    只是当时被昌平君芈启忽然背刺,切断了后路,失去了粮草补给,仓促之间乱了心神,或者说是,当年这位年轻的天才将领的心,还不足够黑,不足够硬。

    若是换上白起——

    说不准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想想当年,蒙元大军,是如何横扫欧亚大陆的,就知道结局如何了。李信当年,也未必是想不起来,只是秦朝打的是统一天下之战,要的不仅仅是土地,还有这土地上的百姓。

    他大概率是没有那个魄力,也没有那个胆子,去违背始皇帝的意愿,对那些平民百姓下手,只想到了如何去补救,去绝地反击。

    这才引兵向西,试图挽回劣势。

    没想到的是,他遇到了同样精通兵形势战法的项燕,被紧紧地咬住了尾巴,没有得到丝毫的缓劲调整的机会,这才一败涂地,黯然收场。

    李信默立良久,这才艰难地移开目光,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引兵打仗,临敌机变,我不如将军——”

    赵郢忍不住哈哈大笑。

    “将军不是不如我,是将军仁厚,身上又包袱太多,不仅想着要打下胜仗,又想着尽量避免伤及无辜,不愿意给之后的朝廷治理埋下太多的隐患罢了……”

    李信如同一个委屈了多年的孩子,瞬间被赵郢的话给击中软肋。

    眼角顿时就湿润了。

    这天下,到底还是有人,懂得自己的苦衷!

    赵郢则神态自若地低着头,自顾自地收拾着几案上的旗帜,一边收拾,还一边给自己找话。

    “我们这个兵法推演,还是太低级,太简陋了,回头我看看能不能让人抽空做个大型的沙盘出来,到时候推演起来就方便多了些,也能让外面那些兔崽子学起来更清楚直观些……”

    李信见赵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