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赵郢:大父,我这样是不是太招摇了

    第四百四十二章 赵郢:大父,我这样是不是太招摇了 (第3/3页)

,就带来这么大的声势。

    人家这还没做什么呢,若是再做点什么,自己岂不是更加艰难。

    “易先生,何以教我……”

    看着已经六神无主的郑夫人,易先生心中不由一阵鄙夷。

    若不是没得选择,自己就算是打死也不能过来辅佐这种没有半点智慧的蠢货。

    不过,他的脸上却是波澜不惊,神色淡然地轻捋着颌下的三缕清须。

    “夫人何须如此紧张?”

    郑夫人:……

    “赵郢回来了啊……”

    易先生眉梢微挑。

    “回来了又如何?他是皇后嫡子吗?能直接登临太子之位吗?夫人且莫要忘了,时至今日,陛下也未曾诏令长公子扶苏返回咸阳,反倒是四公子因功擢升,被封为东海君……”

    郑夫人有些不敢确定地道。

    “要是,要是万一陛下就真的封了赵郢为太子呢……”

    易先生闻言,不由哈哈大笑。

    “若真是如夫人之言,岂不妙哉?”

    郑夫人不由哑然,神色不解地看向易先生。

    “先生,这妙在何处?”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若是陛下真的越过自己的嫡子,而去册封自己的孙子为太子,将置长公子扶苏于何地?到时候,必然会天下大哗……”

    说到这里,易先生意味深长地道。

    “夫人,到那时候,必然会出大事,那才是我们的良机……”

    郑夫人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易先生的思路,可又担心自己再问,显得自己太过蠢笨,只能故作了解地重重点头。

    煞有介事地道。

    “先生果然高见,我也是这么想的!”

    说完,她聪明的大脑,再次占据智商高地。

    “到时候,我就让人出面,为长公子和我家夫君鸣不平……”

    易先生:……

    算了,爱咋咋地吧!

    反正无论如何,到时候,一旦出现了预料中的情况,就算是没有这个蠢女人推波助澜,也会天下哗然。

    至于以后谁做太子,那还重要吗?

    其实,他心中还颇为倾向于那位远在东海之上的四公子,主要是他的夫人足够蠢……

    ……

    始皇帝三十七年,三月初四日。

    万事大吉!

    百官汇聚于咸阳宫,始皇帝的车驾,从长公子府而出。

    皇长孙赵郢,陪侍于车辇之上。

    百官瞩目!

    “恭迎陛下,陛下万胜——”

    所过之处,黔首叩首,百官长揖。

    “大父,我这样是不是太招摇了些……”

    无人看到之处,赵郢忍不住再次吐槽,没办法,依着他的性子,定然不愿意这样招摇过市,但奈何,始皇帝不允许,他也只能从命。

    “有何招摇之处?你是朕的嫡长孙,朕的荣耀,本就应该有你一份!”

    赵郢也只能苦笑。

    您老人家这么说,自然是没错,可在没有名分之前,这样真的很容易招人嫉恨啊。

    但始皇帝这么说,他也只能这么陪着。

    始皇帝巍然不动,他这位皇长孙只能笑容亲和地冲着四下微微颔首回礼。

    穿过宫门,赵郢抢先从始皇帝的车驾上跳下来,扶着始皇帝走下马车,一步一步往大殿走去。看着这一对身材高大的祖孙,一些心思灵敏的百官,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一种预感。

    居于百官前列的右相冯去疾,左相李斯,各自眼睑下垂,垂手而立,好久都已经不问朝廷事务的太尉缭,老将军王翦与蒙武两人,也并肩而立,闭目不语。

    甚至,就连很久很久不曾出现在咸阳城内的孟西白三氏,都穿着昔日的袍服,红光满面地站在了队列之中。

    这反常的一幕,更是让无数人起了别样的心思。

    “诸位卿家,朕自登基以来,不忘先祖之志,奋六世之余烈,历十年,经百战,灭六国,乃成万世之基业,又南征百越,北驱匈奴、东胡,平百年之边患,收河西,并西域,收四海之民,至今已有十余年……”

    ……

    PS:今天除夕,祝各位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龙年行好运,发大财!

    (本章完)